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通讯员 郑丽霞
下班高峰期,四川省眉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直属二大队巡逻三中队民警张庚义已经站在钟楼处红绿灯路口中央,白手套在空中划出标准的弧线,每一个动作都像标尺量过般精准。熟悉他的司机都知道,这位交警有个“毛病”——认死理,可就是这份“毛病”,让这个路口的交通事故率连续三年下降,成为辖区里人人安心的“安全岗”。

雨天拦车:不松的规矩,不冷的心
去年冬天的一个下雨天,一辆面包车为了赶时间,在路口处没有礼让行人,正好被张庚义拦下。司机停下来,递上烟笑着说:“张警官,我有点急事,你看也没有撞到别人,你就通融下呗?”张庚义却没接烟,指着车道线严肃道:“师傅,路口斑马线有行人通过时,应停一停等行人先过,斑马线是规矩,也是安全线。今天您觉得‘刹车及时’没事,要是你刹车不及时,行人也没预判到,雨天刹车慢,万一撞了,您和别人的家都得受影响。”说着,他拿出执法记录仪,仔细核对车辆信息,按规定开出罚单,又耐心给司机讲了交通风险案例。司机一开始不服气,听着听着却红了脸,最后握着张庚义的手说:“您说得对,是我图省事没把安全当回事,这罚单我认!”
亲戚违规:没开的后门,守住的安全
有人说张庚义“古板”,不懂“人情世故”。有次他的远房亲戚开车没系安全带,被他拦下后,亲戚以为能走个“后门”,没想到他照样开了警告单,还当着亲戚的面把安全带系好示范:“安全带是保命带,我要是放您过去,万一出点事,我怎么跟嫂子和孩子交代?”亲戚当时觉得没面子,后来看到新闻里没系安全带导致的事故,特意打电话给张庚义道歉:“庚义,哥以前不懂,现在才明白,你这‘认死理’是为我好。”
路口日常:盯紧的标线,护着的行人
在张庚义的执勤日志里,没有“特殊情况”,只有“遵守规则”。他会在烈日下守着斑马线,让行人安全通过后才放行车辆;会在暴雨中拦下超载的货车,哪怕司机说“就多装了一点,不影响”,他也坚持让司机卸货转运,“多一斤货物,刹车距离就多一分风险,路上这么多车,我不能拿大家的安全赌”。
校园旁:举起的小牌,蹲下来的温柔
其实,张庚义的“认死理”里,藏着最实在的温柔。他执勤的路口旁有所小学,每天上学放学,他都会提前到岗,把电动车、机动车引导到安全区域,还自制了“安全过马路”的小牌子,蹲下来教小朋友看红绿灯。有次一个小朋友问他:“警察叔叔,你为什么总盯着线呀?”他笑着说:“因为线能保护大家呀,就像爸爸妈妈拉着你的手,不让你乱跑一样。”
红绿灯下:不变的坚持,靠谱的守护
路口的红绿灯在不停变换,张庚义的身影始终挺拔。他不是不懂变通,而是深知交通执法里的“通融”,可能藏着看不见的危险;他不是刻意古板,而是把“守护安全”这四个字,刻进了每一次抬手、每一次劝导里。这样“认死理”的交警,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群众筑起了一道最可靠的安全防线。他们的“古板”,正是城市里最让人安心的“靠谱”。
参加工作二十年以来,张庚义执勤的路口从未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他获得过包括四川省公安厅在内的多项荣誉,今年又顺利当选眉山市的市级优秀交警。面对荣誉,他总是笑着说:“我就是个普通的交警,守好路口、护好大家的安全,就是我该做的事。”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