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巴中:法治护商 企业发展开启“加速度”

2025-10-13 16:07:0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通讯员 余长洋 

“这里很安全,我们很放心!”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公安局仅用8小时,便成功破获一起系列电动摩托车盗窃案,追回被盗电动摩托车14辆,为商户及时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近年来,类似为企业排忧解难的事例,在巴中市不胜枚举,随着巴中市公安局推出的系列爱商护商法治行动,企业发展在巴中也开启了“加速度”。  

精准宣传解惑:个性化连接企业“断点” 

“公安机关的宣传推广让我们这些企业实实在在受了益……”位于南江县的巴中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感慨,“全程网办”提升办事效率,节省办事成本。上个月,该公司爆破作业许可证到期。由于距城区较远,公司通过巴中市公安局宣传的“全程网办”知识足不出户在“网上操作”。没想到,原本需5个工作日办结的事项缩短至2个工作日办结,企业很快收到证照。 

据巴中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给企业把“政策红利”讲清楚、“预警提示”讲明白、“法治底线”讲到位,巴中公安在政务新媒体和本地主流媒体上对公安机关“放管服”改革和相关惠企政策实现分众化、精准化宣传,让企业快速掌握“全程网办”“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具体措施及操作指南,以便企业在准入经营、资质审批、有关记录查询等事项能够做到快受理、快审批、快办结。今年1到8月,巴中市公安局已“全程网办”了50余件审批事项和许可证件。 

为防范企业职务侵占等内部安全风险和盗窃、诈骗等外部侵害风险出现,巴中公安还制作违法成本清单,组建专业宣讲团队,主动深入辖区重点企业,开展警企恳谈会,“点对点”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企业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8月份,巴中某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可能存在职务侵占行为。接警后,民警快速为该公司挽回8万余元经济损失。 

热情服务纾困 多维度打通企业“堵点” 

“分行能顺利开业,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的暖心服务!”9月10日,某银行工作人员来到巴中“市民之家”行政审批窗口,对窗口负责人余婧感激不已。原来,该银行在安防验收过程期间,民警多次上门服务,指导资料准备、提醒工程装修细节,银行顺利如期开业。 

为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巴中市公安局制定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0条措施》,努力把巴中打造成企业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针对企业关注的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中心设置“公安涉企服务专窗”,开通重点项目公安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实现涉企事项快立、快办,一站式办理。 

面对重点企业,巴中公安全面推行“驻点警务”,按“一企一警”模式为企业提供“零距离”公安服务,全市共有20名“项目警长”保障各项重点项目顺利建设。今年来,在“苍巴高速”建设中,恩阳区公安分局充分研判风险,选派2名民警入驻,共协助党政化解矛盾纠纷6起。 

为让企业安心经营,不断规范涉企执法,完善落实行政处罚“轻微不罚、首违不罚”制度,先后发布8项“首违不罚”清单和20项“轻微不罚”清单。全市拥有规上企业2000余家,高效办理行政许可事项近2000件,企业投诉零发生、执法安全零事故。 

快速打处惩恶 全力摘除企业“难点”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今年4月,一企业负责人万分着急来到巴中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报案,称在经营过程中被人骗了,可能要遭受数千万的损失,企业经营面临重大危机。接报后,办案民警快速反应、强力攻坚,依法查清犯罪事实,帮助企业成功避免资产损失8000余万元,获得企业高度称赞!5月28日,巴州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接到某贵金属回收商户老板报警称,有1名外省男子到店售卖掺假黄金,让自己损失6000余元。接警后,案侦民警仅用1小时便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严打违法犯罪是构建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巴中市公安局通过设立接报案窗口,公布经济案件举报电话提高企业和群众知晓率等方式建立“涉企案件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立案、侦办,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今年1至8月份,共侦破经济犯罪案件46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9人,追赃挽损1.5亿余元。 

为最大化维护企业权益,巴中公安与相关部门联动形成打击合力,不仅维护了企业的正当利益,还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一段时期,汉巴南高铁盗窃案频频出现,民警循线深挖,与金融、监管等部门密切协作,系列“涉汉巴南高铁重点工程建设盗窃案”一一告破,保障项目大件运输通行92次,解决涉项目矛盾纠纷180余起,巴南高铁如期顺利开通运行。 

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