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四川仁寿县锚定主防导向 做实“就地解决”文章

2023-11-09 11:18:5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通讯员 郑丽霞 杨宇 

在推进“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历程中,县级公安机关如何有效破解“谁来防”“防什么”“怎么防”课题,如何找准“枫桥经验”的落脚点,将基层治理做细做实?四川眉山市仁寿县公安局作为百万人口大县高质量发展的护航员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先锋队,始终锚定主防导向,聚焦矛盾纠纷化解,从公安基层工作实际出发,在资源运用和优化工作模式上下功夫,着力推动形成县级层面基层社会治理高效工作机制,围绕如何做好“就地解决”文章,给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夯实基层基础落脚点 

随着“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在眉山市仁寿县开花结果,社区警务在基层社会治理大局中的关键性和引领性作用逐步凸显。仁寿公安以此为依托,积极探索专群结合、警民融合的创新模式,从融合社会资源、夯实基层基础着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按照“纵到底横到边”和“调解跟着矛盾走”要求,推动组建各类人民调委会332个,培育个人品牌调解室8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75名,结合基层换届组建兼职调解员2061名,并充分结合“公安调解+人民调解”的工作模式开展常态化业务能力培训,同步配套建立涵盖机制运行、操作规范、考核办法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切实打造坚实的基层基础底蕴,为包括矛盾纠纷化解在内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质效取得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找准普法育民切入点 

夯实基层基础是巩固社会治理的根基,强化源头治理亦是实现治理成效提升的关键。在“融合式”法治工作的架构下,仁寿公安致力于将做细做实常态化普法宣传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成效的重点工作予以大力推进,依托“大宣传、大治理”“警民联动、警校联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全县宣传矩阵作用,将普法教育融入基层,把法治理念引入人心。 

仁寿公安以基层派出所为单位,将“调防结合”融入“7+3”普法宣传模式,协同辖区党委政府先后打造27个乡镇、293个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县财政每年160万元采购短信平台,年覆盖普发法治短信4000余万人次;利用老旧小区改造,打造“五治融合”彩绘文化墙,营造“抬头见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氛围;联动宣传部门培育“钟钟普法”“梨园说法”“七彩治理”等本土法治宣传品牌,结合文旅节庆,打造“多彩旅游法治”等特色栏目。同时,仁寿公安充分发挥新媒体资源优势,联动县电视台创办《律师说法》《警方视角》等法治栏目,在“大美仁寿”App开辟法治仁寿等专栏,以案释法,真正做到“调处一案、教育一片、和谐一方”。

主攻矛盾化解着力点 

“唐所长,感谢您和普宁派出所各位民警同志对我的帮助,在我迷茫、绝望的时候可以得到你们的关爱,真心感谢你们耐心劝导和帮助,以后我不会走绝路和有极端想法。真是第一次切身感觉到警民是一家……走得匆忙,无以言表,只能信息感谢你们……”这是仁寿县公安局普宁派出所唐雪峰副所长收到的一条微信消息。当事人赵先生曾苦陷与女友的恋爱纠纷中,长日心情苦闷,甚至曾产生使用过激行为的极端想法。如今,在派出所民警持之不懈的努力下,矛盾纠纷的“争锋相对”最终转化为警民情深的“和谐画卷”。

这只是仁寿公安持续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行动中的冰山一角,亦是一以贯之锚定“主防”导向,做好“就地解决”文章的重要体现。缜密梳理、动态排查、包案调处,专业力量下沉乡镇(街道)协助指导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指导建立全县首个区域性民间调解组织——“钟钟”调解队;大力推行“三三调解制”,上下协调联动化解;县乡两级矛调中心加强诉非衔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98.5%以上矛盾纠纷得到“一站式”化解,件件有回访,事事有回音。基层基础工作新格局已然形成,矛盾纠纷调处新模式正在持续发力,作为基层社会治理链条中关键的一环,仁寿公安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安全稳定贡献公安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