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近日凌晨时分,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红光派出所民警董阳巡逻时发现一名小男孩独自推着一辆单车在路边徘徊。董阳仔细打量眼前这个灰头土脸的“娃娃”,只见他衣着单薄,满脸灰尘,脚上穿着凉拖,显得有些“狼狈”。
“这深更半夜的,一个小娃娃不回家,在外头晃啥子呢?”带着疑问,董阳小心翼翼地上前询问,但男孩似乎有些抵触,支支吾吾不愿回答。为了男孩的安全,董阳先把他带回派出所。得知孩子还没吃饭,董阳赶忙买来面包和矿泉水给他充饥。或许是感受到了董阳的善意,男孩啃着香喷喷的面包,喝着解渴的矿泉水,慢慢放下了心中的戒备。原来,男孩叫“小敏”(化名),今年9岁,一直跟着爸爸一起住。小敏平时比较贪玩,父亲忙于工作对儿子也无暇顾及太多。因为没能按时完成作业,招来父亲的一顿训斥。被父亲一阵数落后,小敏一气之下竟然离家出走,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沿着围城绿道“毅然”前行。在董阳面前,小敏若无其事地讲述自己的“壮举”:第一天晚上寄宿同学家,第二天晚上睡绿道棚子,饿了就捡点废铜烂铁卖了买吃的……
听完小敏的“流浪故事”,民警立即联系小敏的父亲,却没能联系上,最后,通过小敏就读的学校,终于联系上了小敏班主任,将孩子平安送回到家长的身边。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