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10点,成都锦里古街里已是川流不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感受着2000年前的蜀汉文化。作为守护这一景区的派出所所长,熊建一大早便带着民辅警来到这里开展工作:从古戏台到阿斗井,从防范宣传到消防检查,逐街逐巷走完一圈已近中午。熊建对现场工作做了再次优化和强调后,便匆匆赶回了派出所。而此时的派出所里又是另一番忙碌景象:接待群众、调解纠纷、审讯调查、窗口服务、档案查阅……而在所长办公室等候多时的我们,终于见到了熊建。
说是办公室,更像是一个守夜人的小屋。屋子里没有杂物,每个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整个空间看起来非常整洁,桌面上放满了书籍和文件。无数的日夜,他就是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在这里接到任务出警,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

都市“枫”景的“绘就者”
浆洗街是成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每年有超百万的藏族群众因就医、访亲、办事过往于此,还有涉藏驻蓉机构18家,藏餐厅、藏歌厅、民族饰品等商家346家,被藏族同胞亲切称作内地“小拉萨”。熊建带领全所民辅警,坚定笃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形成了以守护区域平安稳定、促进藏汉和谐共融为核心的“三融”工作法:融心、融城、融合。
不会藏语,不懂习俗,是阻隔在民辅警与藏族群众之间的第一道障碍。熊建刚调任浆洗街派出所所长时,就向民辅警发出学藏语、习藏俗的号召,大家纷纷用“扎西德勒”代替了“你好”,再见时都说“得莫”。同时,熊建要求派出所的社区警务队民警人人标配“四个一”:包里随时装着一条哈达、一块茶砖,见面一句藏语问候,至少交一个藏族朋友,用乡音乡情化解于无形,用象征感情的白色哈达换回了象征尊重的黄色哈达,这就是“三融”之“融心”。
在浆洗街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跳着锅庄、载歌载舞的藏族群众,噪音扰民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也是社会基层治理中普遍遇到的难题。熊建依托“格桑花调解室”,与藏族群众讲理说情,最终为锅庄明确了时间,划定了区域,规定了音量,问题就此解决。而这仅仅是辖区藏族群众在派出所的帮助下融入都市生活的缩影。熊建带领派出所全警上下,依靠“两站两室”工作机制,即“石榴籽少数民族工作站”“363”双语警务工作站,“郭学彬工作室”“格桑花调解室”,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这就是“三融”之“融城”。
在浆洗街,对“枫桥经验”的践行,辖区迎来了可喜的“一降一升”变化,涉藏警情实现大幅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7.3%,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实现大幅上升,达到98%以上。相较于数据,浆洗街辖区更迎来了一场“双向奔赴”。在熊建的积极协调下,一支由派出所领导,由藏族群众组成的“浆洗杰巴”义警队成立起来,和民辅警携手共建共治,绘就都市美丽“枫”景。这就是“三融”之“融合”。

平安景区的“守护者”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小长假,闻名遐迩的武侯祠、锦里又汇集大量游客,带领全所民辅警做好景区安保守护成为熊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传统的人防、物防措施,智慧公安建设应用为我们的安保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小吃街游客堵起了......”10月1日当天下午4点过,熊建接到分局情指中心指令,第一时间带领辅警赶到现场开展人流疏导,几分钟后正在附近巡逻的另两组警力也赶了过来,和熊建等人一起很快疏通了人流,恢复了现场秩序。像这样的突发情况,在国庆长假的锦里景区内每天都会上演很多次,而依托5G执法记录仪和“3M可视化”应用系统,巡逻执勤警力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力开展工作,高效妥善处置、维护景区秩序。
“分局围绕‘智慧公安’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组建的‘3M可视化’应用系统,即处警时间精确到秒、处警位置精确到米、处警警力精确到名,为基层一线规范高效开展执勤安保和接处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在分局情指中心和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通过该系统随时可以查看景区内外民辅警巡防守护、应急处突等工作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预判预警、及时掌控、提前介入、远程指导,帮助我们快速妥善有效应对,同时实时调整巡防线路,优化反扒防盗布警,景区内盗扒窃等侵财案件大大减少,这个‘中秋国庆’,我们的反扒联盟、‘红袖章’都‘下岗’了!”熊建说。

和谐家风的“传承者”
“讷于言而敏于行”,是熟悉熊建的人对他一致的评价。从普通民警到派出所所长,从儿子、丈夫到父亲,熊建始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的人。
妻子胡晓艺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初识熊建之时对公安工作并不理解。熊建便给她讲派出所的故事,讲刑警队的生活,并带她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体验。当胡晓艺看到一面面悬挂在派出所荣誉墙上的锦旗,看到一个个前来求助的群众因警察帮助露出笑容时,她突然明白了熊建口中老百姓的“安全岛”和“救助站”是什么意义。两人结婚后,胡晓艺主动承担起家庭重担,她说:“熊建穿上了警服,就不只是我的丈夫和儿子的父亲,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责任,我支持他,就是支持这座城市的平安和谐稳定。”
熊建的儿子今年6岁,刚刚进入小学,熊建会抓住每次在家的机会高效陪伴孩子。他常常教育孩子要做有担当、懂奉献的人,小小男子汉也知道爸爸是人民警察,要抓坏人、帮助别人,爸爸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在保护更多的人。
熊建总是下意识拿起手机,然后再放下,“这是做警察的习惯,一会儿没有电话,就担心是手机没电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背后是多少次的紧急冲锋呢!据了解,所长办公室外悬挂的一幅字:掏心为民。这4个字,应该是对熊建作为一个人民警察最好的注解。(文/赵芸 周泽康 图/陶维佳)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