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四川仁寿公安交警推出“1234”机制 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水平

2023-08-29 16:10:13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通讯员 郑丽霞 

近年来,面对人民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期待、新需求,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公安交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不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深耕善治计划,做好“就地解决”文章,探索实践形成“1234”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平均每年成功调解2000余起,调解率达96%,特别是今年以来调解矛盾纠纷836起,调解成功率达98%,在实践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和社会效益。 

围绕1条主线 

把牢矛盾纠纷化解思路 

仁寿公安交警坚持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由事中控制、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这一主线,积极主动将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置于县域社会现代化治理试点和提升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的大局之中,重点以做好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实践为牵引,紧扣“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化解在小、处置在常、落实在前”思路,落实“人要走近、活要靠近、心要贴近”措施,大力推动交通事故粗放预判向精准预警、被动应对向主动应急、路面管控向源头防控、隐患排查向风险排治、明确责任向压实责任转型,不断提高事故预防工作针对性、操作性、精准性。 

抓好2项融合 

搭建矛盾纠纷调解平台 

将“12123”App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相融合,通过12123App搭建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平台,对辖区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实行受理、处置、理赔“三合一”快处快赔机制。同步成立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聘请4名具有丰富政法工作经验的退休同志为调解员,通过完善共同参与、互相融合的联合机制,构建起“信息化引领、阳光下办案、多部门协作、多元化调解、一站式服务”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模式,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职能明晰化、分工精细化、制度规范化、人员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的交通事故人民调解新机制,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划好3个等级

紧扣矛盾纠纷调解链条 

按照事故权责清晰程度、现场复杂程度,通过综合研判,将可能引发矛盾划分为红、黄、绿三颜色等级,做到“对症下药”,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遏制在萌芽、化解在现场,全力打造矛盾化解“三色调”处置新生态。首先是红色,联合调,将矛盾突出、现场复杂的事故划分为红色等级,适时组织召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医院等多方联席会议,同步邀请双方当事人,通过现场照片、侦查实验等途径,模拟还原事故现场,当场解疑答惑,解决矛盾尖锐的争议问题。其次是黄色,前置调,将事故轻微,但当事人双方对赔偿支付有争议的事故划分为黄色等级,邀请保险公司参与事故调解,前置保险公司介入事故处理时间,引导保险公司提前为事故伤者垫付医疗费用,打消保险赔偿顾虑,确保赔偿款及时到位,在节约调解成本的同时、避免当事人多头奔波,有效预防矛盾升级。同时,为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伤群众得到及时救治,有效帮扶困难家庭,积极主动与医疗部门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绿色通道”,采取“先抢救后付费”方式,方便受伤群众及时入院治疗。最后是绿色,快速调,将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有轻微争议,自愿申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人民调解工作委员会调解的事故划分为绿色等级,采取法律宣讲、隔离调解、感化调解等方式,通过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消解双方怨气,引导双方当事人学法、依法、用法,遵守社会公德,遏止打消双方暴力极端思想,达到双方合理预期,最终化解矛盾。 

提升4种能力 

拓展矛盾纠纷调解延伸应用 

通过提升业务水平、机制完善、接访回访、宣教引导四种能力,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现场、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升业务水平能力,大力加强保险公司理赔查勘员业务培训,特别是强化交强险范围内“互碰自赔”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现场处置水平和快处快赔业务能力。按照贴近实战、务求实效的要求,不断深化岗位练兵,定期组织开展交通事故快处基本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民警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发力”能力,加强与法院、人民调解、仲裁、保险公司等部门间信息交流、沟通、共享等机制建设,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工作,为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透明、公正的优质诉调服务,依法维护当事人的人身及财产合法权益。提升接访回访能力,大队主要领导每月不少于2次接访,严格首接首办责任制,解疑答惑、避免升级。对投诉信访案件,坚持依法分类处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准确、责任划分适当的,坚决给予支持;对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发挥侦检协作机制的作用,统一证据标准,完善证据链条,确保案件顺利诉讼;对确属无效投诉的,转交督察部门依法维权处理。同时,深入开展交通事故案件回访预警工作,提高办案工作质量,坚持由案内向案外延伸,采取电话回访、上门回访等方式,对重大疑难案件做到每案必访,有效避免矛盾上交上移。提升宣教引导能力,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和“两微一抖”等主流媒体,加大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处理宣传的力度和深度,重点强化对驾驶人主动承担社会义务、履行社会责任、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处理规定及拒不撤离现场当事人违法代价的宣传,增进群众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火墙”。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