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聚焦“小区阵地” 打造交通安全“眉山样板”

2023-06-30 17:05:4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利民 通讯员 郑丽霞 钟书曼 

“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名12岁以下的儿童哈!” 

“平衡车不能骑到马路上哦!” 

…… 

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某小区内,交通劝导员、小区居民志愿者等正在向小区居民讲解各类交通安全知识,现场气氛热烈。这是四川眉山公安交警直属一大队创新开展交通安全进小区工作的一个缩影。 

创新开展该项工作,源于近年来交通事故中,私家车占比居高不下,因此,提升私家车主的安全意识、促进文明交通,将事故预防关口前移,打通交管工作“最后一公里”盲区显得格外重要。四川省公安厅联合四川省住建厅共同提出“交通安全进小区”先进工作理念,眉山公安交警率先在全省试点推进。  

从试点到全面推行,在市域社会治理框架下,眉山市公安局与住建局等职能部门积极调研会商,采取专班化、清单化、项目化制度推进落实,破除了部门之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梗阻。经过一系列探索,全面构建起了以政府为主导,公安、住建为主责,社区为支撑,业委会、物业为主体的“1312”架构城市居民小区道路交通安全服务管理共同体,并将社区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形成的成熟做法进行转化集成,有效整合资源、集约高效推进。 

落实交通安全进小区的关键是:“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让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从幕后走到台前,从源头上杜绝“病车上路、隐患出门”,全力构筑起家门口第一道安全线。交警一大队在市公安局指导下创新“五员”(即在小区配置交警联络员、专职网格员、交通安全劝导员、居民小组长、志愿者)进小区架构,做强协同共治力量,并采取“1+2+3”工作机制强势推进。“1”即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统筹安排“带长”民警包保一个社区,对接派出所社区民警,负责工作协调沟通;“2”即交警联络员、专职网格员作为最小作战单元的管理人员,专职网格员配合交警工作以及管理“五员”中的其余“三员”;“3”即其余三支力量,交通安全劝导员从物业保安中产生,负责小区道路巡逻、劝止小区交通违法、检查进出车辆等。居民小组长负责小区交通安全基础台账管理工作,以及收集信息、反馈意见、参与治理等。志愿者以各行政单位党员到社区“双报到”人员为主,由网格员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交通安全主题志愿者活动。 

目前,一大队辖区内由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已基本全面实现“车管服务进小区、快赔购险进小区、宣传教育进小区,病车酒驾不出小区、矛盾纠纷不出小区、涉众舆情不出小区”的“三进三不”管理效果。在预防、管控、治理和宣传的多方作用下,居民从以前的被管理者,逐步提升安全意识变为主动参与交通管理,对交管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理解与配合的基础上,自觉将交通安全意识的触角延伸到日常生活各个角落。 

未来,全队上下将继续依托市域社会治理、乡村基层治理、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大平台”,以深化党建为统领,以社区警务为依托,以基层基础为支撑,以网格化勤务为载体,以创建“五好”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小区为目标,全力打造“眉山样板”,共建共治共享交通安全成果。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