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天府中央法务区来了!

​揭牌亮相前夕,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王强

2022-12-01 14:25:00 来源: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标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营商环境最能聚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近日,天府中央法务区在四川天府新区正式揭牌亮相,前期入驻的相关法律服务单位已开始运转。

什么是天府中央法务区?为何国内首子落在四川?它从哪里来,未来要实现怎样的宏伟目标?天府中央法务区揭牌仪式前夕,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王强,听他“摆一摆”中央法务区的那些事。

是什么?

全国首个省级法律服务聚集区

“天府中央法务区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提出和推动实施的法律服务聚集区。”采访一开始,王强就揭晓了“天府中央法务区是什么”的答案。他告诉记者,天府中央法务区敢为人先,率先落地,在建设过程中,主要着力推进构建“一心一带多点”。

“一心”,是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带”,为高端法律服务产业发展带,“多点”则为法治文化交往节点。以此,形成集公共法律服务、法治理论研究创新、法治论坛交流合作、法治文化教育培训、智慧法务、涉法务全链条服务等功能一体的法治创新聚集区。

作为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的发起者和主要参与者,司法行政系统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意义的做法。王强说,“我们首先成立了省司法厅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专人专班推动落实。”司法行政系统对国内外已有的法律服务聚集区特点进行了研究整理,特别在打造西部法律服务品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外国法查明中心等方面进行了先期探索。

截至目前,天府中央法务区已成功争取司法部19个政策和项目,先期获批17个;统筹协调6家法律服务机构和13个项目首批入驻。同时,推动出台政府购买法律服务、人才保障、国内律所聘请外籍律师担任外国法律顾问等方面的政策,牵头开展了天府法务网站的建设运营。

做什么?

助力高品质营商环境

天府中央法务区做什么?王强介绍,法律服务是天府中央法务区的核心产业层,是构建法治生态圈的基础内核,是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的生力军。

目前,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律服务已开始运转。据了解,天府中央法务区揭牌前,已有四川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北京通商律师事务所、四川矩衡律师事务所、四川律政公证处、成都仲裁委员会、四川基因格司法鉴定中心等6家全省乃至西部领先的法律服务机构挂牌入驻;香港·四川天府中央法务区公证服务中心、“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成都中心、“一带一路”商事调解中心等国际和地区法律服务机构落地运营。另外,国际公证联盟、法国公证人协会,国家律师学院、上海司法鉴定研究院等中外顶级组织和机构合作项目已挂牌成立筹备办公室。

“天府中央法务区区域功能架构已初具维形,法律服务产业聚合已初见成效。”王强介绍,未来,天府中央法务区将为高品质营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素质人才聚集提供法律服务支撑,实现法律服务聚合效应、辐射效应、叠加效应、示范效应,更好服务保障四川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方面,王强介绍,天府中央法务区从建设之初,就积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战略,并积极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深入实施,对辐射带动西部乃至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天府中央法务区的建立,将推动四川由法律服务大省向法律服务强省跨越,打造治蜀兴川法治名片,为全面依法治国探索四川法律服务经验、提供四川法律服务样板。”王强说。

“去哪儿”?

三步走建设国际影响力法治平台

近年来,四川法律服务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全国排名靠前,西部领先。

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底,四川有律所1718家,执业律师2.8万人;公证处209家,执业公证员962人,机构数和办证数全国第一;司法鉴定机构108家,鉴定人2160人,鉴定业务量全国第三;仲裁机构16家,排名全国第二,国际商事仲裁案件数量在2018年和2019年更是居中西部之首。

四川建立了西南首家商业保理法律服务中心和民营经济研究院,在商业保理法律服务和民营经济“走出去”等领域均走在中西部前列。总的来说,四川已形成了领军人才为龙头、应用人才为主体、后备人才为基础的涉外法律人才体系。

天府中央法务区“去哪儿”?王强介绍,天府中央法务区将按照“近期建平台、聚资源,中期提功能、升业态,远期优机制、强辐射”的“三步走”路径,完成“加速引进国内外顶尖法律服务机构入驻,加速高端法律服务人才聚集、加速形成高能级产业体系”的“三加速”措施。

“我们期待天府中央法务区未来能实现三个愿景。”王强表示,第一个愿景,年内初步形成虹吸效应,为后续建设奠定基础;第二个愿景,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形成规模和品牌,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形成较大影响;第三个愿景,用10年左右时间持续推进,集聚法律相关就业人口4.5万人,形成全面覆盖、无缝衔接国际国内法律服务需求的高能级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持续完善国际法务企业孵化机制和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输出国际领先的法律服务解决方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治平台。(记者 于婷


编辑:童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