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多亏了你们!”2025年9月11日,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美兰区检察院”)联合区妇联、区残联,对一起因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妇女开展回访慰问。
被救助人严某某年近七旬,丈夫两年前离世,唯一经济来源是社保发放的1200元,自幼罹患多重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儿子今年因交通事故离世,因犯罪嫌疑人逃逸且涉案车辆未购置保险,严某某未能获得保险公司和犯罪嫌疑人任何形式赔偿。今年7月,美兰区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依托“爱民工作室”,经认真查阅卷宗、实地走访核实,决定给予严某某司法救助金2万元。
美兰区检察院把控申工作作为检察机关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风险为主线,创新推出“爱民工作室”检察特色品牌,通过领导包案、公开听证、多元解纷、司法救助等方式,在纾解急难愁盼中办好检察为民实事,不断推动基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用心解民忧
“您请坐,慢慢说!”秋日清晨的阳光洒进美兰区检察院一楼的“爱民工作室”,控申检察部门工作人员早已坐在接访台前,微笑着迎接来访群众。
这里是美兰区检察院打造的检察特色品牌“爱民工作室”,每天都会上演这样的场景——检察干警用专业和温情,化解着一件件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爱民工作室”专门设置登记、候访、接谈等区域,接待大厅滚动播放信访宣传片,公布检察长接待日安排,摆放来访宣传册、接待须知,努力营造和谐有序的来访环境。
自2021年6月成立以来,美兰区检察院依托“爱民工作室”,持续开展“我当控申接访人”轮训活动,围绕来访群众信访事由,安排检察长携业务部门干警轮班接访、共同答复,必要时邀请值班律师介入,开展公开听证,化解信访案件,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此外,以“如我在诉”情怀积极回应群众诉求,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3个月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均达100%。工作人员在接访过程中热心、耐心、细心,始终保持“温情服务”“微笑服务”。2024年以来开展检察长接待日活动41次,检察长接访60余人次,收到12309检察服务热线咨询457次。
据介绍,“爱民工作室”是美兰区检察院创建的控告申诉检察特色品牌,“爱民”意为“深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创建这一检察特色品牌,旨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化解涉检信访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为方向,以具体办案为抓手,推动基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用情暖民心
2025年9月11日上午,美兰区检察院回访组向被救助人严某某表达了真诚的关怀,严某某系困难妇女,突如其来的刑事案件,让严某某晚年痛失爱子,生活境况极其艰难。
回访组详细了解严某某近期生活身体情况、司法救助金使用情况,耐心对其进行精神抚慰和心理疏导,并送上慰问品。严某某对检察机关开展的司法救助、回访、耐心释法说理的做法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办理范某某故意杀人案中,控申部门发现死亡被害人育有一女,被害人去世后年仅2岁的女儿由其父母抚养,其父母无固定工作,二人为照顾年幼的外孙女务工时间相对减少,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的被害人死亡后,家庭生活陷入困难。“爱民工作室”及时介入,对被害人救助3万元。
在开展司法救助的同时,美兰区检察院考虑到原案社会影响较大,被害人家庭有老人及未成年女儿需要扶养、抚养,在单独救助难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美兰区检察院主动提请海口市人民检察院、美兰区政法委对被害人家庭开展联合救助。
美兰区检察院、海口市人民检察院先后作出救助决定,同时,在美兰区检察院争取下,美兰区政法委同意进行专项司法救助资金拨款,三家单位共计给予被害人家庭司法救助金9万元,为困难的被害人家庭送上“雪中炭”“及时雨”。
近两年来,美兰区检察院以“爱民工作室”为阵地,坚持把控申工作与特殊人群救助相融合,加强与区妇联、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开展困难妇女儿童等重点群体司法救助工作。已救助未成年人10人、困难妇女13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5.2万元。
美兰区检察院与区教育局等四家单位会签《关于建立对刑事案件被害人重点救助对象开展司法救助协同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与区妇联会签《关于深化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的实施意见》,构建“协调+联动+救助+帮扶”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司法救助线索移送、多元化救助、联合回访等工作,让被救助人能够获得最及时生活保障,以多元救助筑牢社会安全网。
美兰区检察院拓宽线索发现力度,积极构建司法救助全院“一盘棋”工作格局,加强内部协同,对近年来办理的故意伤害、抢劫、强奸、交通肇事等易造成当事人死亡、重大人身伤害、财产遭受损失的案件,进行全面筛查,梳理发现救助线索,近两年依据线索办理司法救助案60件,发放司法救助款61.05万元。
用力纾民困
在办理毛某某申请立案监督案中,控告人毛某某因被诈骗数万元,多处寻求帮助未果,在向公安机关报案被告知不予立案后,其心中愤懑难平而提起的信访。
接访过程中,承办检察官发现毛某某情绪激动,态度坚决,如不能有效化解心结,可能产生重大信访安全风险隐患。考虑控告人多次且多头信访的情况,包案领导在“爱民工作室”接访毛某某,当面听取其反映诉求。
经耐心释法说理,答疑解惑,根据现有证据本案确实不符合立案条件,引导其通过民事诉讼解决问题,毛某某理解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心结得以化解。
这得益于美兰区检察院压实首办责任和属地责任,常态化开展院领导包案办理工作,对刑事申诉案件、立案监督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三类案件”实行院领导包案,包案率100%。
近两年来,“爱民工作室”不断拓宽争议化解渠道,推进律师、行政职能单位参与,联合区乡村振兴局、残联、妇联等单位会签协同工作机制,值班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接待信访群众,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
据了解,美兰区检察院控申部门坚持对办案中发现的涉稳信访情况进行风险评估,逐一建立台账、加强预警,同时书面向上级检察院、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局通报,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每月更新矛盾纠纷化解情况,及时妥善处理。经排查,已化解涉稳风险信访案件45件。
检察特色品牌创建以来,“爱民工作室”于2023年在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接待窗口深化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被最高检第十检察厅评为优秀团队。
“工作室始终以用心用情做实做优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控申为民’,做好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目标,致力于开展控申案件办理、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司法救助等各类检察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兰区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美兰区检察院将继续完善工作室便民设施建设,持续深入推进司法救助工作,积极回应民众诉求,强化矛盾化解力度,让工作室成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检爱驿站”。
编辑:刘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