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创建“地+网+空”三维交通治理体系

呼和浩特以科技赋能推动交管智能化跨越式发展

2025-05-28 10:07:29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煜 郭君怡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王永明

“以前得跑医院体检、到照相馆拍照,再请假排队办证,现在下班顺路就能搞定!”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民李女士仅用10分钟便完成体检、缴费、换领驾驶证全流程。

走进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大厅北区的“24小时自助车管所”,自助体检机、制证机、业务终端依次排列,地面动线指引与墙面流程图一目了然。该服务区创新推出的“白天引导员+夜间云客服”模式,推动90%以上车驾管业务实现“指尖办”“自助办”,用“数据多跑路”换来“群众少跑腿”。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以科技创新驱动警务变革,通过构建“数据大脑+智慧中枢+全民共治”现代化治理体系,重塑城市交通治理格局,推动交通管理实现精准化、智能化跨越式发展。

据介绍,今年1月上线的“机动车缉查布控”智能研判系统,融合深度学习算法与多源交通数据,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数字化查缉网络。系统通过全市智能感知设备实时采集车辆特征数据,标记出存在交通违法的嫌疑车辆,实现违法车辆毫秒级识别。指挥调度大队采用“智能初筛+人工复核”双轨核查机制,建立违法线索“发现-研判-推送-查处”全链条闭环,将传统路面缉查效率提升3倍。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精准查缉套牌车辆10台,清理逾期未检验重点车辆182台,消除重大安全隐患35处。

据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指挥调度大队负责人孙涛介绍,支队在城市货运通道关键节点部署的4处智慧治超系统,集成动态称重、三维建模等前沿技术,构建起“非接触式执法+数据链证据”的新型执法模式。系统日均处理货运车辆数据1万余条,自动识别超速、超载等9类违法行为,形成对违法行为全面威慑。同步开通的“三位一体”违法举报平台,即122报警电话、“呼和浩特市交管支队”微信公众号、“呼和浩特交警”微博,形成了“科技监测+群众监督”的共治网络。

新城区智慧交管中队作为改革突破点,创新构建“1+4+N”数字警务体系,即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平台,整合超图定位、智能信号、无人机集群、视频矩阵四大系统,创新“数字勤务室+五大员(指挥员、接警员、视频员、信息员、配时员)”协同机制。

新城区智慧交管中队负责人乌力吉介绍,巡查监控视频可帮助民警还原事故现场,分析事故原因,辅助确定事故责任,提高交通执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还能及时发现道路设施损坏、标志标线不清等安全隐患,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维修,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4月5日,随着一阵“嗡嗡”声,一架警用无人机在大学城G6高速路出城口开始定点巡航并实时回传路况信息。

“创新构建的‘地+网+空’三维交通治理体系,通过警用无人机编队与路面勤务联动,实现重点区域全时段空中巡航。”交管支队机动勤务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高音广播,在节假日高峰日均飞行超8小时,对加塞、违停等动态违法行为实时抓拍取证,同步推送至指挥平台形成执法闭环。

据统计,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无人机“空中交警”在全市各易堵节点日均疏导车辆1200余辆次,拥堵指数下降22%。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支队长张书欣说:“我们正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全面转型,将继续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让群众交通参与的体验感更好。”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