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科技赋能 机制创新 实战高效

呼和浩特公安数智引擎激活警务新动能

2025-05-28 09:51:47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常煜 郭君怡

□ 法治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王鑫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以“专业+机制+大数据”为核心,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机制创新、实战高效的新路径。通过构建“九种力量联动巡防”“数字社区精准治理”“空地一体智慧警务”等体系,为呼和浩特公安数智引擎激活警务新动能。

多种力量联动巡防

“警察同志,大青山野生动物园怎么走?”面对游客王先生的询问,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和特巡警支队武装巡逻民警迅速指引路线。这看似寻常的一幕,背后是“大巡防机制”下九种力量协同发力的缩影。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以“平安首府”为目标,汇集特巡警、交警、派出所民警、警航民警、轨道公交民警、武警、铁路公安、机场公安及社会群防群治力量,构建起“九种力量联勤、六种方式覆盖、三维立体防控”的巡防体系。通过定点值守、车巡、步巡、空中巡、地下巡、智巡,覆盖全市220个屯警点、608个必到点、556条必巡线,形成“地上+地下+空中”无死角防控网络。

2024年以来,全市武装巡逻组累计出动警力19.8万人次,接处警21.9万起,巡查重点部位14.2万次,街面现行案发率同比下降39.8%。

在青城夜市、新华广场等人员密集区域,巡逻民警与义警队伍“红袖标”联防联控,实现“内部值守、街面巡控、多点联动”的实战效果。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和特巡警支队警务指挥大队民警任梓赫介绍:“依托科技助力,我们创新工作模式,实时发布勤务预警,确保警力投放更精准、震慑更高效。”

数字社区精准治理

在玉泉区西菜园街道兴旺社区,一块小小的“数字化门牌”成为居民生活的“智慧钥匙”。租户张女士扫描门牌二维码,即可一键查询包片民警信息、上报安全隐患,甚至办理居住证业务。

针对老旧平房区街巷杂乱、案件频发的难题,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玉泉区分局西菜园派出所联合街道推出“数字化门牌一码到家”工程。通过统一编码、数据归集,将2.6万户居民信息纳入智慧社区系统,实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系统还整合反诈宣传、消防提示、便民服务等模块,居民可在线联系社区、医院和派出所。该系统实施以来,辖区盗窃警情同比下降67%。

“数字门牌不仅是地址标识,更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西菜园派出所所长孙杰说,民警入户排查化解纠纷203起,消除风险隐患44处,真正实现“诉求有门、处置有速、平安有底”。

智慧警务彰显成效

“广大市民朋友,请有序退场!”在某音乐节现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空中巡逻警察的声音穿透喧嚣人群。两架无人机实时回传画面至指挥中心,与地面警力形成“空地一体”闭环处置链。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和特巡警支队无人机应用大队副大队长李天航介绍说:“我们利用无人机机动灵活的优势,构建低空常态飞行体系,实现‘日常巡检+警力支援’双轮驱动。”据了解,在一次景区救援任务中,无人机通过红外热成像锁定被困者位置,指引搜救队成功救出两名迷路登山者。

在基层治理中,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以“专业机制筑基、数据赋能提效、科技创新破局”,绘就了一幅“智慧警务”生动画卷。

“我们将继续深化‘九联六巡三维’‘数字门牌’‘空地一体’等创新实践,以更高效能、更暖服务、更强战力,为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和特巡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说。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