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综合治理大格局,通过构建“法庭+商会”协同解纷平台,打造五级人大代表监督联络室,加入基层综治中心法律专家库等举措,为多元解纷安装助推器,为综治工作按下加速键,为基层综治提供高质量司法保障。
“今天这个事情总算是解决了!”在安海商会大楼内传来了轻松愉悦的声音。2025年3月20日,一起涉企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调解工作正在这里紧张地进行着。
安海某机械公司于2025年2月8日诉至法院,诉称其与南安某石材公司存在石材切割机买卖往来,至起诉之日南安某石材公司尚欠安海某机械公司货款15万余元。鉴于石材切割系技术含量高的细化专业领域,法庭联系驻庭值班陪审员王庆吉,任职某建材公司参与组织双方调解,后双方握手言和并达成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这样融合法庭与商会的案件调解情景,已成为安海法庭2024年12月投用行业调解室、商事法庭以来的常态化写照。
晋江法院安海法庭立足区域民营经济发达、涉企纠纷较多的特点,与安海镇政府、安海商会共同构建“法治赋能、协同共治”法商服务体系。商会调解员以“行内人”身份介入争议焦点,灵活运用行业惯例、弥合法理与商情认知差异,联动员额法官形成司法合力,打造“法庭+商会”协同解纷平台。自机制运行以来,已审结涉企案件76件,成功调解案件43件,案件涉及金额达5100余万元,惠及民营企业40余家。
“监督联络室创新打造人大代表全链条参与基层综治的实践平台,通过监督联络‘硬举措’提升营商‘软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法治动能,是新时代人大代表增强履职能力、积极担当尽责的生动展现,也是人民法庭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鲜活样本。”全国人大代表、盼盼食品集团总裁蔡金钗对五级人大代表监督联络室赞不绝口。
晋江法院安海法庭依托辖区内汇聚全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五级人大代表优势,创新打造五级人大代表监督联络室。五级人大代表监督联络室,借助精准对接五级人大代表优势,在安海法庭建立“代表调解员人才库”,通过分类建档,形成涵盖多领域的专业调解矩阵。在邻里中心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点”,通过代表与法官共同走访排查、纠纷联调,了解辖区群众诉求建议、倾听群众急难愁盼,实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实质解纷。
2024年以来,五级人大代表监督联络室累计接待群众来访78人次,调解成功化解劳动纠纷、离婚纠纷、土地纠纷等案件98件,畅通基层综治“神经末梢”,彰显人大代表多元调解艺术。
“这件事情多亏你们来答疑解惑,群众对法律规定清楚了,道理也就明白了。”近日,安海镇综治中心的“言导兄”调解队(安海镇综治中心邀请退休干部、村支书等老同志担任专职调解员)对晋江法院安海法庭的司法服务表示感谢。
近日,市民王某来到安海镇综治中心,反映楼上窗户外扩致其房屋多年漏水,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问题。安海镇综治中心的“言导兄”调解队就漏水点位、维修方案等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因双方对邻里之间的权利义务存在不同看法,“言导兄”调解队申请安海法庭提供司法服务,在员额法官的细致普法及“言导兄”的耐心调解后,该起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近年来,晋江法院着力将普法端口前置,延伸司法服务,通过选派法官加入安海镇综治中心的法律专家库,配合理清“疑难杂症”,助力化解“长年积怨”,让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前妥善化解。同时也解决群众住所偏远、当事人行走不便等问题,让群众少跑腿,让服务多跑路,打通政法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来,晋江法院安海法庭协助安海镇综治中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件,涉及当事人38人,涉及财产2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效果。
(蔡鸿铭 陈晓颖)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