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解锁村美民富背后的“平安密码”

政法机关用心用情用力推进乡村治理

2023-12-29 10:00:49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古江巴格乡红星村,产业旺、生态美、乡风淳的新风扑面而来,“农家旅游一条龙”服务区里炊烟袅袅,人声鼎沸。“村里建了旅游服务区,我卖烤肉赚了钱,这都要感谢我们村的李书记。”村民玉苏甫·艾比布拉一边热情地招待游客一边说。

李书记名叫李于军,是和田市公安局驻红星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带领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着力打造美食、休闲旅游产业,引导村民不断拓宽增收渠道,直接受益农户达124户、间接受益农户达130户。

服务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输血”变“造血”激发帮扶地区内生动力……放眼全国,无数像李于军一样的政法干警扎根一线、用心用情、倾智倾力,生动演绎着以更美促更富的乡村振兴进行曲。

近年来,政法机关立足职能优势,持续助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便捷的司法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强化耕地保护

近日,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来到辖区某乡镇,对一起督促履行基本农田保护监管职责的行政公益诉讼案开展“回头看”。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上明确记录了保护责任、举报电话等内容,让人一目了然,这能从源头上起到宣传、警示和监督的作用……”看见标志牌清晰完好、无遮挡,检察官说道。

今年1月初,检察官在巡查中发现,辖区内部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被杂草树枝遮挡、保护信息内容模糊不清,缺乏有效维护。之后,巴南区检察院依法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保护管理职责。

截至目前,有关部门增设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35块,同步建立数据库并纳入档案管理,实现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有图可依、有据可查、有牌可护。

近年来,政法机关加强依法办案,坚决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同时积极配合开展耕地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推动实现执法打击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各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严惩故意毁坏、非法占用耕地等犯罪行为,妥善处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等涉耕地民事纠纷,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查处乱占耕地建房、挖田造景等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各地公安机关加强与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参与专项督导整治等工作,进一步强化行刑衔接,及时受理、迅速核查行政主管部门移送的案件;四川内江、陕西西安、湖北宜昌等地公安机关接连破获一批非法占用耕地大要案件。

各地检察机关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开展了富有地方特点的耕地保护专项活动。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呼伦贝尔四省市检察机关相继部署开展“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活动,通过监督办案、整治违法乱建与乱占耕地等破坏黑土地的违法行为,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

护航产业发展

20余户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后,村民实现收入300余万元,业主相继投入700余万元将农房翻修改造,特色精品民宿散布村落,成为乡村旅游一大亮点……发生在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九龙镇棚花村的可喜变化,源于德阳市司法局推行的“四书模式”工作法。

“‘四书’即《律师法律审查意见及见证书》《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标准合同书》《公证书》《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书》。新农人来乡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农村产权交易的不确定性,‘四书模式’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德阳市诚信公证处主任阳文东对《法治日报》记者说,在该模式中,由镇政府委托律师事务所开展前置调查服务,确保交易合法合规;再由司法所靠前提供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等服务;最后由公证处、农交所、律师事务所联合开展工作,拟定标准合同书并“一宗一公证”,出具交易鉴证书并纳入全市农村产权监管平台跟踪管理。

据德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华介绍,“四书模式”目前已在德阳市全面推广,运用此工作法促成了全市闲置农房使用权安全交易618宗,交易金额8000余万元,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逾80%,法治之力有效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为进一步做好乡村民宿服务管理工作,公安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同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的协同,促进乡村民宿发展。

在优化办理流程的同时,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治安部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为符合发证条件的乡村民宿经营者提供便捷、规范的办证服务。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7月以来,全国治安管理部门共纳管乡村民宿11.2万家,新增纳管2.5万家、新增发证1.3万家,带动就业57.4万人,为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创新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提供法治保障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未来方舟人民法庭专门设立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绿色通道”,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以及工伤、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合法权益的保护;

黔东南州镇远县青溪人民法庭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办理农民工劳务纠纷类案件251件,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真正落到实处;

……

人民法庭作为法院服务群众的“桥头堡”,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优势明显。2023年5月,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意见,指导全省人民法庭加强对乡村地区多发常见类型化纠纷的源头治理和案件的办理力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关口前移,源头预防治未病。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大力推进诉源治理,完善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切实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为了让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更加便捷,全国法律援助机构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等活动,有效维护农民工和生活困难农民的合法权益。2022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农民和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83万余件,惠及农民和农民工近96万人次,为农民和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355万余人次。

截至今年6月,全国公证机构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设立公证咨询联络点12万余个;通过视频公证、巡回办证、定期办证等为农村群众提供“就近办”公证服务46万余件;依法为受援人减免公证费用13.47亿元。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

新征程上,政法机关将接续奋斗、久久为功,通过基层治理、产业帮扶等方式,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努力绘就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