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信阳精心打造红色法治宣传教育阵地

让红色法治文化浸润民心

2023-08-28 10:54:09 来源:法治日报
分享: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红旗

一面由泥巴和茅草糊住的砖墙,高1.42米、长2.68米,用毛笔从右向左竖行书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保存完好、书写在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是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

截至目前,前往博物馆参观的人数逾200万人次,每位参观者都在这面墙前驻足沉思。

“信阳市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资源与法治元素有机衔接起来,突出抓好红色法治文化的保护、传承、挖掘、开发工作,精心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文化底蕴深厚的红色法治宣传教育阵地,走出一条具有信阳特色的红色法治文化传承新路子。”8月10日,信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饶祖明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

依托红色资源打造普法基地

信阳市突出抓好红色法治文化的保护、传承、挖掘、开发工作,按照法定程序出台了河南省首部地方性红色资源保护法规——《信阳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让全市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保护的轨道。

如今,信阳市通过大力实施红色法治文化阵地改造提升项目,一批批承载着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的“文化符号”在保护性修缮中焕发新生。

信阳市在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建立红色革命遗址司法保护示范基地,形成党政军和司法机关联合保护新格局;对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进行改造提升,深挖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的法治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人物事件等资料,以生动的史料、直观的形式,集中宣传展示革命法治建设成就,树立法治信仰。

信阳市还依托大别山干部学院及分布在各县的教学点,开发“英雄山上说英雄”等多个精品课程,充分利用分布在鄂豫皖三省的45个常用现场教学点,形成了“大别山红旗不倒”访谈式教学、“真实的记忆、真切的感动”红色故事会、“红色足迹”体验式教学等11大类130余门课组成的课程体系,组织各地学员进行现场法治教育活动,增进学员对红色法治文化的理解,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大别山精神深入人心。

培育专业力量强化法治宣传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分配”“交通事故责任怎么认定”“预防电信诈骗有啥妙招”……7月19日,在信阳市光山县组织的“巾帼法律明白人”专场培训会上,“法律明白人”张国为围绕群众最关心的涉法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在个别乡镇街道,还存在有些群众‘信闹不信法’‘讲蛮不讲法’等问题。”近日,在信阳市推进司法行政系统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上,一些困扰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的现实难题逐渐浮现出来。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深入调研论证,信阳市司法局党组很快“对症”开出了“药方”。饶祖明说:“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破解其中的难题,以此倒逼基层普法与社会治理工作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信阳市探索培养“法律明白人”新路径,持续扩大覆盖面,不断满足城乡基层的现实法治需求,以法治春风遍地吹,带动乡风民风日渐好。

开展普法活动保障乡村振兴

“崇德向善、不恃强凌弱,诚实守信……”这些村规民约在新县田铺乡大塆村多个场所醒目可见。历届村党支部都把普法宣传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组织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全村1600余人连续多年实现零上访、零案件、零事故和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信阳市广泛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满足乡村群众多层次、多类型法律服务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同时,信阳市将民间地方戏的特色融入法治元素,组建新县千斤乡绣春来“法治文艺下基层”活动志愿服务队,编制《乡村旧貌换新颜》《普法快板书》等普法文艺节目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多样的法治宣传形式,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明显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