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深圳宝安法院打造愈疗型家事司法模式

家事司法从刚性裁判向柔性司法转变

2023-07-17 11:15:12 来源:法治日报
分享: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李文茜

近年来,针对复杂多样的家事案件类型,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秉承诊断、治疗、修复的愈疗型家事司法理念,运用多元、开放、立体、综合的司法救济手段,对社会化家事纠纷解决机制进行统筹,从解决家事纠纷本身延伸至解决纠纷背后的个人问题、家庭问题乃至社会问题,推动家事司法模式从刚性裁判向柔性司法转变,形成愈疗型家事司法“宝安模式”。

凝聚调解合力

宝安法院与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区义工联合会、区妇女联合会等部门合作建立家事情感纠纷智慧联调系统,建立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名册,构建以司法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家事纠纷综合协调解决机制,凝聚调解合力。对进入诉讼环节的家事案件,通过完善相关规程,实行离婚冷静期制度等独特审理程序,同时积极开展诉中、诉后调解工作,切实将调解贯穿司法办案全过程。

在一起继承纠纷中,岳父母与其女婿在女儿车祸去世获赔的抚恤金分配上产生分歧,老人认为女儿去世后无依无靠,男方则认为独自带两个孩子生活不易,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宝安法院家事少年庭法官梳理案卷材料后,认为双方存在调解和好的可能,立即通过智慧联调系统启动联动调解。之后,法官与调解员从情绪疏导、亲情唤起、释法说理出发,缓解他们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疏导孩子的悲伤情绪,最终一家人消除误解,握手言和。

近年来,宝安法院家事调解员全流程参与调解案件5329件,成功调解3031件,调解成功率达56.88%。

重视心理疏导

“感谢你们的悉心开导,我们不离了……”在宝安法院心理疏导工作室,一对原本坚决要离婚的年轻夫妇“峰回路转”,重归于好。案件中的女方产后患上轻度抑郁症,而男方因忙于工作没有给予其足够的关怀理解,导致女方对婚姻生活心灰意冷,提起离婚诉讼。男方主动向承办法官寻求帮助,他表示努力工作是想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条件,希望能挽回婚姻。法官了解情况后,与心理疏导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一同耐心倾听女方心声,疏解其负面情绪,引导她回归正常生活轨道,并向男方科普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及表现。经多次心理疏导,双方心结解开,自愿和好。

一直以来,宝安法院重视心理疏导,出台全省首份《家事案件心理咨询工作规程》,与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共建心理疏导工作室,派驻心理咨询师全流程参与当事人心理疏导、心理测评等工作,有效填补家事审判在情感性问题处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此外,宝安法院还推进构建以社区为中心的诉后修复模式,由社区建档跟踪、回访帮扶,社区与志愿服务机构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家庭治疗小组等社区公益活动,与民政、技校、企业等共同开展行为矫正、职业培训、帮扶就业等项目,联合妇联、心理咨询师协会等部门对家庭成员提供情感指导、心理治疗、帮扶教育等,帮助当事人及家庭成员尽快走出困境、重塑信心。

优化庭审方式

一起变更抚养权纠纷案件的原告,在诉讼请求被驳回后,却向法官送来锦旗以表谢意。原来,承办法官在审理时发现没有证据表明被告存在不尽抚养义务等不适合抚养孩子的法定情形,驳回原告起诉。但针对被告作为监护人履行家庭教育不当的情况,向其发出全市首份《家庭教育告诫书》,并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被告当庭悔过并承诺今后会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不仅如此,法官判决后还主动留下原告,协同社工对其进行劝解开导。原告表示,被告承诺今后正确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自己的探视权也得到保障,非常感谢法官。

“家事诉讼中心不仅是家事纠纷的处理中心,也是‘暂时性问题家庭’的修复场所,我们在庭审中注重以关怀来消除对抗。”宝安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庭长王李娜说。

为进一步强化愈疗效果,法院还积极加强与社会资源良性互动,构建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同乡亲友“五位一体”家事法庭关怀模式,共同为涉案当事人提供关怀、教育和保护。

延伸司法职能

“家事审判与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谐密不可分,不能一判了之。”宝安法院副院长张艳红介绍说,该宝安法院积极与公安、检察、妇联等部门及社区等基层组织联动,实现系统联通、资源共享、数据互通,打造反家暴“互联网+”模式,运用大数据深层分析和智能研判手段,从源头预防家事纠纷。

在未成年人参与庭审的家事案件中引入民事观护制度,通过社会专业义工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心理观护,建立观护档案,定期回访涉案家庭,针对存在经济困难、心理创伤、子女入学难等问题的,向妇联组织、社区发出《社会帮扶建议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此外,还创办“重启幸福”工作室,与区检察院等单位签署《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幸福家庭教育课堂,形成学校、社会、司法“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新格局。

截至2022年12月,宝安法院心理咨询师为涉案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3798人次,挽救了1000多个家庭,社工为646名未成年人提供庭前、庭中、庭后陪同服务,回访1958人次,有效促进社会、家庭和谐。

编辑: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