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唐大林:田野上的法治守护者

2022-09-28 13:04:08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

“唐所,老王家和老李家为了鱼塘的鱼又打起来啦。”“唐所,我们辛苦干了一年,包工头就是不给钱。”一大早,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司法局马鞍司法所所长唐大林还未踏进办公室就被前来解决纠纷的群众围了起来。

自1990年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以来,唐大林便深深扎根在马鞍这片土地上,32年来调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000多件,涉及金额5000余万元,每年化解重大案件10余起,为这片田野上的法治建设贡献了光和热。

当地百姓一提到唐大林,都会说起马鞍版“六尺巷”的故事。2021年1月,大圣社区的小郭和老项因盖院墙起了纠纷,甚至上演“全武行”,双方均报了警。

经实地走访,唐大林发现小郭家和老项家后院均是自家菜地,界线模糊。别看是一堵墙的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化解,还很有可能会由民事纠纷演变为刑事案件。为此,唐大林利用周末时间将两家人聚在一起,反复沟通,寒来暑往一谈就是半年。终于,小郭做出了让步,但老项却始终憋着一股闷气。唐大林没有气馁,前前后后往老项家跑了十几趟。

在这期间,唐大林有天冒着暴雨应约上门做调解。看着浑身湿透、穿着黑色的胶鞋深一脚浅一脚迎面走来的唐大林时,老项红着眼眶表示也愿意做出让步。最终,两家人终于握手言和,都主动把院墙往后移了几十厘米,留下了这条窄窄的“六尺巷”。

“司法行政工作的难,有时就在于它的琐碎,要在人与人的夹缝中寻找利益平衡点。”唐大林说。

马鞍街道地处苏皖交界,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面积大、布局散,基层治理难度大。工作以来,唐大林走村入乡,几乎踏遍马鞍的每个角落。久而久之,他的话群众听得懂,也乐意听。现在,当地老百姓流传开来一句口头禅:“在马鞍,有事找大林,准没错!”

“我们努力把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身边的生动案例,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乡亲们的普遍共识。”唐大林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为了提高农村群众学法用法意识,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唐大林率先在马集社区试点开办农民轮训班,并持续6年组织居民学习。

效果立竿见影,马集社区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氛围日益浓厚。2018年,唐大林又牵头在马鞍街道率先开展“周周有约·法润万家”乡村普法行活动,每周在全街15个村居流动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

“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要有一份对事业的责任心和上进心。”这是同事在请教他如何干好司法行政工作秘诀时,唐大林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由于成绩突出,唐大林先后荣获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全国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表现突出个人、南京市优秀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2022年,唐大林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编辑:杜洋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