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党建引领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青海省海北州走出农牧区市域治理创新之路

2021-01-29 14:23:43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萍 徐鹏

峨堡镇坐落在青甘边界,被称为青海省“北大门”。

为探寻乡村治理成效,《法治日报》记者近日来到峨堡镇峨堡村。“我们按照‘一核四治四微’治理要求,在党建引领上开展党支部比服务,党员比先进,群众比贡献的‘三比’活动,与镇属单位建立‘党建联盟’,在自治、德治、法治和智治上,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峨堡镇党委书记如义说。

来到“老支部书记”矛盾纠纷调解室,如义告诉记者:“村里坚持从细微处着手,开展微调解、微治理、微感化、微服务,特别是发挥老书记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化解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草场纠纷。”

祁连县因位于祁连山中段腹地而得名,幅员辽阔,人员居住分散,服务半径大。近年来,祁连县委、县政府探索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引领,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融合,微治理、微感化、微调解、微服务相统一的“一核四治四微”基层治理格局,实现了农牧区治理“跨越式”发展。

“一核四治四微”是海北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典型经验。“海北州位于青海东北部,是一个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的藏族自治州。近年来,全州以打通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为着力点,突出党建引领,推动三治融合,创新治理方式,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动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奠定了坚持基础。”海北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华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青海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海北州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91.77分,位列全省第三,对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达93.96分,位列全省第一。

党建引领实现协同共治

八宝镇是祁连县府所在地,人口占全县一半多。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居民小区焕然一新,但水、电、网、暖等基础设施维护和车辆停放、环境卫生等始终是社区治理“老大难”问题。对此,八宝镇组建社区大党委,与全县46家机关单位、企业、物业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书,并建立了“四库”信息群(即居民需求库、单位资源库、结对共建库和共建成果库),及时召开联席会议梳理解决居民困难诉求、小区难点问题等。截至目前,解决公共诉求55项、个人诉求129项、小区老大难问题30余件。

海北州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秉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共治思路,注重党组织领导全过程、党组织全融合、党建资源全整合,推动基层党组织从“舵手”变“推手”,基层党员从“观察员”变“服务员”。

海北军分区给城南社区提供办公桌椅,给老年活动室提供按摩椅、电视等设备;州党校、州档案局、州政研室到城东社区开展党课教育,并为5名老党员、困难群众进行“微心愿”对接及慰问……

海晏县西海镇是海北州委州府所在地,面对市域社会治理的繁重任务,西海镇着力推进“大党建、大联盟、大治理、支部在行动”区域化党建联盟工作,12支州直机关党建联盟服务队每月轮流到西海镇报到,与西海镇党委、各社区、站所党支部进行对接,根据“指定、认领、需求、自查、临时”五个任务,建立重点任务清单、问题销号清单,全力参与西海镇社会治理工作。

“很多事情光靠镇一级管不了,也管不好,党建联盟整合了辖区127家州直单位资源,形成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西海的强大合力。”海晏县委常委、西海镇党委书记靳有元说,如今,西海镇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基础工作框架思路已经形成,下一步将抓好落实,推动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治融合提升治理水平

冶某某和邻居因琐事发生争执,顺手将对方推倒在地。由于是治安案件,冶某某面临行政拘留,但其婚期在即,若拘留就结不成婚了。为此,冶某某家人找到了调解员张国生。

张国生是位老支书,情理法相结合,三下五除二就说通了对方。冶某某获得对方谅解,两家也和好了,最终撤案。

这是门源县东川镇“365调解室”的一个案例。调解室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先后接待群众来访1400余人次,调解各类纠纷270件,调解成功264件。

“东川是门源东部重镇,近年来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保障等领域纠纷日益增多,导致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我们成立‘365调解室’,由专职调解员调解纠纷,全天候、全身心服务群众,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纠纷。”门源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东川镇党委书记王万平说,社会稳定了,镇村干部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

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中,海北州坚持三治融合,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除矛盾、以法治定分止争。探索完善自治模式,规范居民说事、理事、议事、办事、评事、查事工作流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民间道德规范,着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开展普法基层行和“法律八进”活动,全力打造县、乡、村“三级一圈”和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有效减少“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在刚察县泉吉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达尔杰告诉记者,该乡建立了以“夯实四个基础、筑牢四道防线”的“4+4”社会治理模式,在自治上,将全乡划分为8个片区26个网格,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和村级自治组织职能作用,在治安巡逻、矛盾调解、安全防范、法律宣讲、应急救援、义务消防等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形成“全乡一体、村村联动、户户联防”的社会治理治安联防体系。

创新方式打造治理品牌

由社区牵头,“五长”配合,指导东城嘉苑、阳光佳苑等小区建立业主委员会;针对部分老旧小区保洁差、车位少、小区改造难度大、业主与物业公司摩擦不断等问题,开展“居民说事日”活动,邀请居民代表、城建物业办工作人员共同协商解决,“五长”工作人员代表居民发声……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得益于门源县创新的“五长制”社区治理模式。

浩门镇是门源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浩门中心派出所管理全县近一半的人口和56%的行业场所,面对警力紧缺、案件多发、治安形势复杂等难题,“警长+网格长+小区长+楼栋长+单元长”的“五长制”治理模式应运而生。门源县公安局副局长贺生斌介绍,浩门镇划分为4个警务区,24个网格,按层级设“五长”,网格中有党员、民警、社区人员、物业公司和居民,向上能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向下能掌握民意、解决问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海北州各县、各乡镇针对各自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大力推动基层治理微创新,着力打造基层治理“微品牌”。

海晏县三角城镇探索推行协同联动共治“131”工作法:接到群众诉求后,在1小时内同诉求人沟通联系;及时“吹哨”并协同相关部门3日内办结;在问题解决后1日内向群众答复反馈。“‘131’工作法针对的是疑难复杂问题,如果是简单问题,能现场办结的决不能拖延。”海晏县副县长、三角城镇党委书记杨生杰介绍,通过镇、社区“吹哨”,与有关部门建立良性互动,实现群众诉求马上办、尽快办。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