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治理”新格局

​重庆全力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2020-12-29 21:22:31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锋

自去年12月全国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来,重庆市围绕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坚持城乡一体推进,强化科技支撑、智慧赋能,“智慧治理”成效渐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亮点纷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社会治理大数据打破部门壁垒

近日,在重庆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场景展现场,一项项离老百姓生活很近的最酷最炫的政法新技术,犹如一场盛大的“科技赶场”,不仅吸引了行业内参观者的注意,还激发了普通市民的浓厚兴趣。

“是骡子是马都拉出来遛一遛。”这是一次特别富有创意的平安科技创展会。场景展邀请合川、黔江、长寿等15个区县,电信、移动、联通等16家企业参加,是一次平安科技在基层落地开花的集中展示。在现场参观的基层政法干部感慨道:“基层社会治理,科技手段如虎添翼。这次集中展示就像赶场一样,半天时间,就非常详细了解到最前沿最适用的平安科技,过瘾、解渴。”

在9月下旬召开的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现场会议上,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学好用好这次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场景展成果,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推进智慧治理,强化市域社会治理科技支撑,强化前瞻理念、安全理念、融合理念,突破部门壁垒、数据壁垒、技术壁垒,实现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模式变革,以智慧治理新成效推进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

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不断涌现

沙坪坝区回龙坝镇聚龙城社区是一个拆迁安置新社区,原来的乡村因城市建设变成社区,大量村民转变为市民,生活的变化带来了诸如邻里纠纷、安置矛盾等问题。为破解治理中的难题,当地利用特色茶馆文化,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共建、社区运营、群众共享”模式,坚持“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在聚龙城社区打造了“和顺茶馆”,面向居民提供矛盾化解、民意沟通、法治宣传等服务。

围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社会治理创新,近年来,不少区县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品牌,探索出很多富有成效的多元化解模式,如九龙坡“老杨群工”、渝北“律师驻所”、巴南“一站式司法确认”、永川“乡贤评理堂”、城口“周木文法律服务工作室”等做法,在基层实践中得到有效验证。

重庆市积极探索“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加强科技赋能、智能支撑。开发运用“小法精灵”微信和“棠城小法”智能机器人,收录法律法规、判决案例,为当事人提供多元纠纷解决渠道。推广“互联网+调解”,在门户网站建立司法确认中心,实行网上联调、网上司法确认,指导镇村两级调处矛盾,实行异地化解纠纷。

实践创新让“盆景”变“风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总体部署,按照中央政法委等中央部委关于社会治理的工作安排,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社会治理的具体要求,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社会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为做好分散无物业管理小区、散居楼栋的防控工作,北碚区积极发动群众,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楼院哨兵”守卡制。在这些社区,相关部门就近招募了一批热心居民担任志愿者,履行及时发现、快速报告疫情任务。他们统一佩戴红袖标、口罩和小喇叭,在楼前坐岗严控人员输入,减少人群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该区楼院哨兵志愿者陆续撤离卡点,但作为一种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楼栋哨兵”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他们从坐岗守卡的志愿者,转变为社区巡逻员、社情民意收集者、矛盾纠纷调解员,成为当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市域是观察矛盾风险走向的晴雨表、守住安全稳定的阵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大平台。”重庆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社会治理新形势、新问题,仍要不断学习、分析、攻坚、创新,探索更多经得起检验的好做法好经验,变一地“盆景”为全市“风景”。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