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激情奏响社会治理“五部曲”

​何政 四川省达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2020-10-27 13:20:05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四川达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激情奏响社会治理“五部曲”,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达州“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加快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编制任务书,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385”推进模式,完成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面布局。

建设“三个达州”。以平安达州、法治达州、善治达州建设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防范化解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厚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理念。

实施“八大工程”。全面梳理中央工作指引和四川省特色指引内容,立足达州实际,制定并实施政治安全“堡垒”、综合治理“构网”、矛盾化解“溯源”、重点整治“净化”、风险防范“筑堤”、民生发展“护航”、司法质效“阳光”、立体作战“协同”八大工程,加快构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一体的市域社会治理新体系。

促进“五治融合”。综合运用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等治理手段,推动实现“五治”有效融合,积极探索就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新办法,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二、打通中梗阻,健全市域社会治理新机制

聚焦重点难点,着眼常态长效,不断健全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统筹协调体制机制。

紧抓“一把手”。始终坚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党委对平安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健全“责任链”。按照“1+10+N”模式,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10个专项工作组,明确N个具体责任单位,研究制定《平安建设满意度考评工作办法》,完善统筹协调、联席会议、督导考核、挂牌督办等机制,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固本强基、村(社区)落细落小的治理格局逐步建立。

凝聚“推动力”。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加强综治中心、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等基层政法资源力量的统筹整合。设立“达州政法讲堂”,加强市域治理教育培训,探索在村(社区)“两委”内设治保委员,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村(社区)一辅警机制。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财物投入机制,有效保障市域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顺利推进。

三、画好同心圆,培育市域社会治理新动能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畅通各界力量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渠道。

综治“搭平台”。加快推进市、县、乡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用,推动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完善综治中心与网格化管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综治中心、公安指挥中心、城镇管理中心数据互联互通。

部门“唱大戏”。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狠抓协同作战、多元共治,推动实现各方参与、齐抓共管。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诉源治理”,开展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立法调研,审议《达州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团市委加强青少年禁毒宣传。市法学会开展整治不尽赡养义务专题研究。公安机关全面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社会“齐参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驻村单位、志愿者队伍、乡贤(社区达人)、村民6大主体参与的“1+6”蜂巢式社区治理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风险,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多元共治新路径。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风险不外溢、矛盾不上交”。

四、紧扣关键点,破解市域社会治理新难题

聚焦市域社会治理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破解治理难题、补齐问题短板。

维护大局安全稳定。持续加强国家安全基层人民防线建设,加强反恐跨区域协作。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派出所+司法所”联动机制,深入推进“诉源+访源”治理实践探索。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深化行业乱象治理。依法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黑拐枪”、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开展“防范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乱象治理,创新渠江流域砂石资源开采市场运行机制办法,依法整治火车站等重点区域非法载客乱象。

助力助推改革发展。出台《达州市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城市综合治理智能化建设创新示范项目,加快推进政法领域改革。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国家战略,开展专题调研,加快推进政法领域合作机制建设。

五、打好特色牌,擦亮市域社会治理新名片

注重培育社会治理典型示范,打造一批基层及行业平安创建的精品工程,着力贡献市域社会治理达州经验。

创建智慧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在小区建立党支部,将党的领导植根于基层治理最末梢。加强楼片长队伍建设,探索制定《社区楼片长管理考核办法》。强化智治支撑作用,构建智慧社区治理新模式,开展智慧小区建设试点。推行特色便民服务,40余项政务服务下沉一线、多项业务实现网上一次办结。

创建平安景区。加快平安景区建设步伐,推进综治中心、“两所一庭”等政法资源向景区延伸,不断提升景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依托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检察室延伸工作触角,综合运用检察建议、公益诉讼等手段推进保护区综合治理。

创建法治园区。建立政法领导干部定向服务联系重点园区(企业)机制,采取“一对一”发督办函方式,动真格解决企业疑难问题。深入开展“涉企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开展达州市政法机关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探索在重点部位设置电子围栏,整合基层政法单位、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等力量,在普光经济开发区设立企地联动综治中心,园区法治环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