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老民警变身社区网红 真情搭建网络连心桥

2020-09-22 09:41:53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 -标准+

□本报记者 李 路 通讯员 施洁心

郑拥政,年近五十,人称“百姓群主”“社区网红”,是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长桥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辖区百姓很多难事急事,一到他那,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群众有事“找老郑” 工作目标“零发案”

郑拥政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信赖与喜爱,“有事找老郑”成为大伙儿的共鸣。

前不久,郑拥政的微信收到一条好友申请,“郑警官你好,我可能被骗了,可以加个好友吗?”老郑了解到,辖区新市民小方向网络平台申请贷款,对方要求交纳保证金,正在犹豫时,舍友将老郑的微信推送了过来,告诉他可以在线咨询。郑拥政劝阻小方不要汇款,并传授了防骗知识,成功避免损失的小方十分感动。从此,老郑的“粉丝团”又多了一个人。老郑在社区工作的日日夜夜,这样的小事几乎天天发生,他不厌其烦,做好每一件小事。

郑拥政“干社区”算是“半路出家”。1996年,脱下“橄榄绿”的他成为一名研判民警。在此后的21年里,他刻苦钻研,以他名字命名的“监控实战运用技战法”“一考二管三指导”监控管理法等工作经验在全省公安机关推广。

2017年,吴中分局在长桥派出所试点“网格警务”改革,科技信息化实战应用经验丰富的郑拥政主动请缨,担任先锋社区的社区民警。自此,他将“鼠标”与“脚板”相结合,不断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警务工作新方法。多年的研判工作让郑拥政对警情数据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度。针对辖区突出警情,他自创“安全防范秘籍”,一有空就对辖区群众念叨念叨,并随身携带便携式投影仪,找面白墙,就能投放自己制作的PPT和小视频,成为反诈“移动课堂”。在郑拥政的努力下,辖区诈骗警情大幅下降,但他却说“这远远不够,我的目标是‘辖区无诈’、警情为‘零’”。

对群众“将心比心” 群众为他“一呼百应”

为做好群众工作,郑拥政总是将心比心考虑问题,设身处地解决问题。

不久前,有居民反映,邻居养狗气味重、狗吠扰民。郑拥政上门走访发现,这位邻居在住宅内养了多只宠物犬。虽然宠物犬均十分乖巧,但饲养数量不符合规定。郑拥政一面向他宣传文明养犬的法律法规,一面帮他寻找解决办法,终于觅到一处既经济实惠又安全合法的饲养场所。当犬舍被抬上货车时,当事双方都对郑拥政表示感谢。

“做群众工作不能‘一刀切’,多为群众考虑些,群众自然也会配合你开展工作。”郑拥政说。去年以来,为了做精社区管理,郑拥政肩负起全所辖区的门牌清理整治任务。

由于门牌设置关系到辖区企业、群众的切身利益,还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郑拥政在研究创新“1+5”“一扫二堵三问四补五勤”等工作法的同时,扎根辖区,一户户核实、一家家走访,取得了广泛的理解与支持。最终,门牌巡检速率和标注工作质态取得了大幅提升,试点小区发案环比下降70%、同比下降67%、盗窃案件“零发案”。

数据的背后,是郑拥政的汗水与付出。整治期间,他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均超过3万步。走出的步子不仅推动了工作,也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由于当时大家对疫情还不太了解,心理顾虑大。可是当郑拥政在居民微信群里发布招募防疫志愿者的信息时,不到10分钟,就有200多人报名。

七成居民是他的“好友”“便民服务”不下线

“郑警官,你能不能到我女儿的住处看看,我一直打不通她的电话。”8月23日,一位远在新疆的父亲打电话向郑拥政求助,因为一直联系不上在苏州工作的女儿。当天是周日,郑拥政立刻赶到女孩住处,发现女孩只是将设置为静音的手机放在客厅充电,一切正常。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在电话里听到女儿平安的消息后,女孩父亲仍有些激动,一再致谢。

女孩的父亲十分庆幸,因为送女儿来苏州时,他将楼道警民联系卡上郑拥政的电话牢牢记住,也把对苏州的信任寄托在了老郑的身上。

除了走家串户发放警民联系卡,郑拥政还花了很多精力在微信群。“辖区里年轻人比较多,白天要工作,晚上加班加点,他们更愿意接受网上的沟通,一个@有时候比约时间上门更高效。”郑拥政说。

两部手机,365天、24小时在线,曾经一直反对年轻人“整天抱着手机”的老郑,也成为“低头族”。他加入的居民微信群有40多个,70%的辖区居民和他成为微信好友。他的朋友圈成为安全防范的“公告栏”,微信号成为永不掉线的“服务号”。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郑拥政用微信群开始了线上“走访”,搭建起网络时代的警民“连心桥”。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