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北京海淀精准普法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2020-09-17 13:20:14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作为商务楼宇管理者,您了解如何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吗?”

“您认为民法典宣传活动开展得如何?请微信打分告诉我。”

北京市海淀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七五”普法工作升级为问需式、点单式、贴身式、回访式普法,“法之声”以案释法宣讲团、商务楼宇普法工作站、“律之韵”法治文化艺术团等一大批普法特色品牌和项目频获群众点赞,成效显著。

“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在北京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指导下,在海淀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海淀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立足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定位,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律需求的新期待,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基础性作用。今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以案释法宣讲团接地气暖民心

“为少交电费,一男子私自找人改装自家电表,结果不仅补交了应缴纳的电费和3倍的违约用电费用,还将面临5倍罚款的行政处罚。”

盛夏时节正是用电高峰,海淀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法制科科长李闽凯走进甘家口街道增光社区,为居民带来一堂“用电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邢婧通过以案释法、互动问答等方式,向居民讲解窃电违法行为、保护电力设施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用电知识。

“我总觉得家里的电表不准,怎样通过法律途径证明呢?”居民张奶奶听完讲解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闽凯和邢婧轮流作答,并指导张奶奶拨打电力公司的服务热线反映问题。

事实上,这样的依法用电普法主题,并非政府部门自拟,而是百姓出题、政府答卷。在海淀区,像李闽凯和邢婧这样的普法专业人员还有很多。2015年,海淀区整合全区法律资源,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普法宣讲队伍,组建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凝聚力的“法之声”以案释法宣讲团。海淀区还利用高校资源优势,邀请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法学专家加入宣讲团,为普法宣讲提供专家支持,并在高校法学院征集普法志愿者加入宣讲队伍。海淀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各行政执法单位纷纷推荐优秀法官、检察官和行政执法人员加入宣讲团队。

2017年,“法之声”宣讲团进一步创新形式,扩大影响。宣讲内容问需于民,采取“点单式”宣讲,解决法治宣传教育供需匹配和精准对接的问题。

“老百姓需要哪方面的法律,我们就找哪方面的专家,用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来普法。”海淀区司法局普法科副科长张安静说,“宣讲团成员每年都要准备3个故事,一个口头讲述,两个配合PPT讲解,让老百姓来‘点菜’。”

“点谁谁来讲,大家都争着当‘头牌’,看谁的点座率高。如果故事名字不吸引人,或者法言法语晦涩难懂,群众怎么会点你来讲呢?”为此,张安静制作《海淀区“法治海淀 精彩故事”宣讲活动统计表》,提前公布宣讲时间、地点、宣讲主题及成员名单。“每场活动最多安排4名宣讲成员,每人讲15分钟,因为故事受社区居民欢迎,经常超时。”张安静说。

据海淀区司法局副局长张昕介绍,5年来,这支由法学专家、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司法助理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村官、社区干部、普法志愿者等137人组成的“法之声”以案释法宣讲团,已开展普法宣讲活动1300余场次,受益群众18.5万余人次。普法活动开始前,工作人员都会仔细询问群众需求,并邀请群众在活动结束后打分,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如今,海淀区已建立起“以案释法”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大普法理念统筹以案释法工作,并建立区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负责组织、策划、指导和推动工作开展。区司法局、区国资委、区教委等12家单位分别牵头,区政府办、区委党校、区法院、区检察院等11家单位和29个街镇共同参与落实“以案释法”工作机制。

商务楼宇普法站助力科创建设

除与社区紧密联系、问需普法外,海淀区还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定位,将普法服务重点聚焦在商务楼宇。

今年5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商务楼宇生活垃圾分类如何开展?“四品类”桶站组合怎样设置?为解决中关村西区各企业的具体问题,海淀区苏州桥西社区的百姓宣讲员李春燕来到中关村西区中国电子大厦,为辖区各商务楼宇物业负责人送上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主题宣讲课。

“商务楼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要推进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重视投放、运输、消纳各个环节,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的实现和落地。”海淀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李欣从观念、方法、服务、规范4个方面向企业做了具体提示。

据了解,海淀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楼宇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方案》,每周都会举办送法进楼宇进企业等活动。该方案将法治宣传纳入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建立80家贴身式的商务楼宇普法工作站,形成了党建、社会服务、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普法宣传“六站合一”的海淀模式。

商务楼宇普法工作站可提供“八位一体”的多功能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即设立一个法律咨询窗口、开通一条法律服务热线、制作一张法律服务卡、配置一个自由索取架、开辟一个法律图书角、打造一个多媒体宣传阵地、组建一支普法志愿者队伍、开展一场普法宣传活动。

工作站将专职工作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接待日时间、地点等信息详细公开。同时,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主动了解企业和员工的法律需求,并对来访、来电咨询案件进行定期回访,巩固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效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海淀区司法局于2019年牵头组建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和政府职能部门专业人员共46人组成的“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以案释法进企业宣讲团,精准对接企业法律需求。截至目前,宣讲团已开展进企业宣讲活动40余场次,受益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达1.1万余人次。在这一模式引领下,中关村西区管委会结合实际,开展中关村法治经济大讲堂活动,成立“法治西区,创业乐土”法律服务团,引入“互联网+法律”线上平台,采取专业律师与创业孵化器签约的形式,为双创企业提供“贴身式”法律服务。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今年以来,海淀区面向全区27万余户市场主体,开通全天候复工复产服务热线,区发改委、区金融办等13家委办局和29个街镇设立专项服务组,建立“专线受理、专员办理、分类解决”服务机制,打造企业出题、政府答卷的快捷服务模式,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政策和法律问题。区司法局成立中小微企业律师服务团,充分发挥460余家律师事务所、5000余名律师的专业优势和智库作用,推出在线法律直播课程,协助企业制定复工复产计划,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法律服务包,让企业复工复产吃下“定心丸”。

据统计,“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海淀区共面向驻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宣传活动1600余场次,受益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达52万余人次,商务楼宇普法工作站日益成为海淀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的助推器。

法治艺术团唱响普法好声音

“唉!打竹板,竹板打,今天说说谁犯法。公园绿地你常踩,还折花枝头上戴。网上谣言你不分真和假,添油加醋人云亦云你往外发。”在海淀区广受群众欢迎的快板《说犯法》,是律之韵法治艺术团八里庄分团表演的原创节目。

据了解,“律之韵”法治艺术团成立于2015年,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枯燥的法律知识与艺术相结合,创作了一批与群众需求和社会热点相关的法治文艺作品,并成功举办“同心共筑中国梦,法治文艺京城行”法治文艺大赛、“法润海淀,律动舞台”法治文化艺术节、《法宝》舞台剧巡演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艺汇演活动,让群众在娱乐中学习法律知识,深受群众欢迎。

作为北京市首家专业普法艺术团,“律之韵”法治艺术团由海淀区司法局主办、区律师协会支持。2016年,艺术团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创作全国首部原创青春普法励志话剧《五道口》,在全市巡演18场,近万人次现场观看。

为更广泛地发挥法治文艺的辐射作用,形成全区有亮点、街镇有特点、基层有看点的法治文化格局,近年来,海淀区不断加强对基层法治文艺队伍及法治文艺演出的培育和扶持,鼓励各街镇结合区域特点,挖掘当地文化传统,成立地区法治文化艺术团。

将普法工作与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进行结合,可以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法治文艺活动的积极性,寓教于乐,普法惠民,让群众在参演和观演中领悟法治精神,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今,海淀区已有16个街镇成立“律之韵”法治艺术团分团,在册成员总数达1523人,并结合地区特色创作了群口相声《法治西北旺》、小品《法律大课堂》《“包”治百病》《实话实说》、音乐快板《法律进万家 盛开文明花》、三句半《法治教育之歌》、腰鼓《普法在行动》等一系列原创节目。其中,《防拐骗儿歌》获北京市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两个一等奖。以“北京榜样”人物苏晋达为原型拍摄的普法微电影《城管来了》,获中国金鸡百花微电影展优秀奖和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展二等奖。

“从1986年的‘一五’普法,到即将收官的‘七五’普法,35年的普法历程就是法治的历程。”在海淀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玉鑫看来,海淀法治宣传教育细雨无声、润物有色,水滴石穿、久久为功,旨在培养法治思维、法治意识、法治信仰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容小觑、任重道远。        

 李恩泽


编辑:赵婕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