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战斧”要入乌?克里姆林宫警告:恐酿无法挽回后果

2025-10-15 15:09:2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琼

“如果战争得不到解决,我就会给他们(指乌克兰)送‘战斧’导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的表态,让俄乌冲突的火药桶再添引线。而克里姆林宫在紧急回应中直言,这种远程武器的交付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俄乌冲突的局势正进入“极具戏剧性”的阶段。

被特朗普称为“性能卓越”的“战斧”导弹,绝非普通武器。这款最大射程可达2500公里的巡航导弹,能从海陆空多平台发射,凭借地形匹配与数字景象匹配技术,打击精度可控制在10米以内。对乌克兰而言,获得它意味着打击范围能轻松覆盖莫斯科——基辅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仅755公里,俄罗斯腹地的军事基地、交通枢纽都将暴露在攻击之下。

但特朗普的表态留有余地,他透露可能通过北约而非由美国直接向乌提供导弹,而且就是否供乌“战斧”导弹,尚未最终敲定协议。这一摇摆态度背后,是美方对多重问题的考量:“战斧”需依托舰艇或轰炸机发射,而乌克兰并无此类平台;美军自身库存有限,每月仅能生产28枚,调配需平衡自身防务需求……此前乌方多次索要均遭拒绝,核心便在于多重现实障碍。

对于美乌上述动向,克里姆林宫的警告直指问题关键。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3日强调,“战斧”属于操作复杂的特殊武器,即便交付乌克兰,其部署和使用也离不开美国专家介入。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型号“战斧”可携带核弹头,这种“模糊性”将大幅加剧局势风险。佩斯科夫直言,各方紧张局势已在升级,此举无疑是火上浇油。

这并非俄方首次亮明立场。普京此前已明确表示,美方此举将“破坏俄美关系中刚刚出现的曙光”,并透露俄方将强化防空系统予以回应。事实上,2024年美方允许乌用远程武器打击俄边境时,俄方就曾立即升级核威慑政策作为反制。

当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仍在积极游说,称“正在推进这件事”,而美国国内对援乌成本与风险的争议从未停止。

有分析指出,“战斧”导弹或许难改俄乌冲突根本态势,却可能成为美俄博弈的新筹码。但无论如何,当需要外国专家操作的远程武器被推向冲突前线,任何误判都可能触发无法挽回的连锁反应。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