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琼
9月23日至24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北京文化论坛在京举行。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搭建文化之桥、深化交流对话、推动人文合作,以文化文明的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届论坛包括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20余场专业沙龙以及多项精彩配套活动。
在9月23日上午举行的主论坛上,多位中外重磅嘉宾致辞、演讲,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明交流互鉴汇聚智慧力量。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在主旨演讲中盛赞北京文化论坛以及中国在世界遗产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说:“能够在北京文化论坛发表讲话,我深感荣幸。北京文化论坛是不同文明间开展跨文化对话、相互学习的重要平台,论坛宗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高度契合——即通过跨文化对话、相互理解以及保护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在人们心中筑牢和平根基。”他还表示,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而文化(尤其是世界遗产)成为连接各民族与国家的桥梁。本次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平台,探讨如何携手汇聚知识、创造力与技术,确保文化始终成为身份认同、可持续发展与和平的基石。
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表达深切赞赏:“中国始终坚定致力于世界遗产保护,并在数字创新领域发挥引领作用。自 1985 年批准《世界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始终秉持公约精神,在公约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中国拥有 60 项世界遗产,其实践充分展现了如何借助技术力量保护文化瑰宝,同时增进公众对遗产的理解与参与。”
他还特别指出:“如今,尖端技术正全面改变中国各地遗产保护与体验的方式:在北京天坛,实时游客监测系统实现了可持续旅游,同时不损害遗产地的完整性;先进的三维数字扫描技术让古迹虚拟修复成为可能,即便面临环境或人为压力,仍能维护古迹的真实性;与此同时,5G 网络的融入丰富了遗产展示形式,沉浸式数字体验让数百万民众得以感受遗产地背后的鲜活故事。这些创新实践表明,中国正在为‘技术进步与文化保护结合’树立新标准,也为世界遗产领域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在数字创新领域的引领地位以及对世界遗产保护的坚定承诺,使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将共同塑造一个‘世界遗产得到保护、颂扬并为全人类共享’的未来。”拉扎赫·伊伦都·阿索莫说。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