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琼
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在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演讲时,突遭枪击、当场殒命,年仅31岁。案发6天后,即当地时间16日,犹他州犹他县检察官杰夫·格雷宣布对22岁的犯罪嫌疑人泰勒·鲁滨逊提出7项罪名指控,包括严重谋杀、非法开枪等,检方表明将寻求死刑判决。
图为9月10日,查理·柯克在美国犹他州奥勒姆市的犹他山谷大学遭枪击前发表演讲。 新华社发
这一悲剧事件瞬间在美国政坛掀起惊涛骇浪,两党纷争也因此被推上热搜,让本就撕裂的美国政治生态愈发岌岌可危。
“柯克之死”凸显美政治暴力升级
据调查,枪杀柯克的嫌疑人鲁滨逊近年来政治倾向偏左,曾花费大量时间在“互联网的阴暗角落”,并且“走得很深”“变得激进”。犹他县检察官16日已对鲁滨逊正式提起诉讼,如罪名成立,他可能面临死刑。不论鲁滨逊未来命运如何,他所犯下的这起惊天案件,已成为美国政治暴力升级的最新注脚。
柯克身为美国最大保守派青年组织“美国转折点”的联合创始人,在保守派政治舞台上是相当耀眼的存在,也是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阵营的得力干将。他的突然离世,绝非孤立的暴力事件,而是美国政治暴力愈演愈烈的有力证明。
在美国,政治暴力如阴魂不散的幽灵,已悄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近年来,针对政治人物和活动的暴力袭击事件越来越多,从特朗普屡遭暗杀威胁,到国会议员受到死亡恐吓,再到这次柯克命丧枪口,桩桩件件,都在表明美国政治暴力已达到令人咋舌的程度。数据显示,自2021年“国会山骚乱”以来,全美已记录超过300起与政治相关的暴力事件。政治暴力的频发,使得美国政治环境变得异常危险,民众对政治活动的安全感直线下降。
美国政治暴力研究专家罗伯特·佩普博士就此指出:“我们(指美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暴力时代。过去五年中,针对政治人物的威胁增加了400%,这种趋势在2025年仍在加速。”
政治暴力升级的背后,枪支泛滥问题不容忽视。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公民持枪权利,导致民间枪支数量庞大。据统计,美国民间拥有枪支约3.93亿支,平均每100人拥有120.5支枪,如此高的持枪率,无疑为政治暴力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旦矛盾激化,枪支就可能成为暴力的帮凶,让冲突瞬间升级为致命伤害。
同时,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也在不断助长政治暴力的气焰。美国社会在政治理念、经济利益、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巨大分歧,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对立情绪日益严重。在这种大环境下,极端思想和暴力行为更容易滋生。柯克作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其政治观点和立场自然会招来反对者的不满,而这种不满一旦被极端化,便容易引发暴力事件。
一剂两党争斗白热化的“催化剂”
柯克之死,犹如一剂催化剂,让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本就激烈的争斗,变得愈发白热化。事件发生后,两党迅速站在各自立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政治博弈。
特朗普作为柯克的亲密盟友,第一时间下令全美降半旗志哀,并发表视频讲话,言辞激烈地将柯克之死归咎于“激进左翼”,指责他们的“妖魔化”策略引发了这场暴力悲剧。特朗普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利用柯克之死,进一步攻击民主党,巩固自己在保守派阵营的支持率。
民主党这边也不甘示弱,普遍对政治暴力予以谴责,同时抓住机会,大力强调枪支管控的紧迫性。他们认为,正是共和党对枪支管控的抵制,才导致枪支暴力泛滥,柯克之死便是这一问题的恶果。在国会众议院的默哀仪式上,两党议员更是直接爆发争吵。民主党人质疑为何其他遇害事件得不到同等关注,而共和党人则将矛头直指民主党,双方互不相让、火药味十足。
两党因柯克之死加剧争斗,绝不仅出于对这一事件本身的看法分歧,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权力争夺和政治理念的冲突。美国即将迎来新一轮选举,两党都想在选举中占据优势,柯克之死恰好给了他们一个互相攻击、争取选民支持的绝佳机会。民主党希望通过推动枪支管控,赢得那些对枪支暴力深感担忧的选民的支持;而共和党则坚决捍卫拥枪权,以此来巩固自己在保守派选民中的地位。
此外,两党在移民、医保、气候变化等诸多议题上,本就存在巨大分歧,柯克之死就像一根导火索,让这些矛盾瞬间爆发。
美社会分裂民意撕裂进一步加深
柯克之死不仅让两党争斗更加激烈,还让美国民意撕裂进一步加深。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一事件迅速传播,引发民众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同立场的民众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支持与反对、愤怒与悲痛、指责与辩解,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本就分裂的美国社会更加混乱。
保守派民众将柯克视为英雄和爱国者,对他的死悲痛万分,强烈谴责凶手和“激进左翼”势力。他们认为柯克是为了捍卫保守派的价值观和理念而牺牲,是政治暴力的无辜受害者。在他们心中,柯克的理念代表着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延续,他的离去是美国的巨大损失。
而自由派民众则对柯克的政治立场持不同看法,部分人甚至对他的死幸灾乐祸。在他们眼中,柯克所倡导的反移民、反多元性别等理念,是对少数群体权益的侵犯,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他们认为柯克的死是其极端政治立场的“反噬”,是美国社会在追求平等和包容道路上的一个“插曲”。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民调数据显示,目前超过80%的美国人认为国内政治冲突正在加剧,近半数选民认为对方政党的支持者“威胁美国价值观”。
更糟糕的是,这种民意撕裂还引发了大规模的“举报和围攻”。美国共和党政客和右翼人士针对社交媒体上对柯克之死“辩解或轻描淡写”的民众,展开了有组织的网络“人肉搜索”和举报活动。许多人因此遭受网络暴力,甚至被所在公司、学校或政府机构解雇、开除。这种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社会的恐慌和不安,让民众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
柯克之死给美国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政治暴力升级、两党争斗加剧、民意撕裂加深,这些问题相互交织,让美国社会陷入更深层困境。目前,此案已进入司法程序,检方已表明将对鲁滨逊寻求死刑判决,但在法庭之外,更大的审判才刚刚开始。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