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琼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震动美国政经界: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第一周,听取有关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合法性的口头辩论。这一异常紧凑的日程安排,表明最高院希望迅速解决此案,而这场审判,也将对美国乃至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事情要从特朗普上台后说起,他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绕过国会直接颁布行政令,对多国征收关税。这一举措迅速引发争议,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在今年5月裁定特朗普政府此举违法。随后,特朗普政府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上诉,然而8月29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投票结果维持了下级法院的裁决,认定特朗普援引的紧急法案并未授权他征收大部分关税。
但特朗普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上周,他要求最高法院作出“快速裁决”,以推翻联邦上诉法院的判决。9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同意了这一请求,决定将进口酒商等5家小企业主、美国12个州以及一家玩具制造商起诉特朗普政府关税的诉讼合并审理,预计今年年底前作出终审判决。
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关税包括面向全球征收的10%“基准关税”,对未达成贸易协议伙伴征收的更高额度关税,以及所谓“芬太尼关税”。这些关税不仅影响了美国企业的运营,也对全球贸易秩序造成冲击。目前,美国企业已支付超过2100亿美元被裁定为非法的关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更是警告,如果最高法院作出不利于政府的判决,到明年6月,需返还的关税税款最高可达1万亿美元,这无疑将是一场“经济灾难”。
从政治层面看,这是最高法院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次判定其主要政策的合法性,是特朗普不断扩张行政权所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而从经济角度出发,关税政策作为特朗普经济议程的“基石”,其命运的走向,可能改变美国经济和全球贸易走向。在保守派占多数的最高法院中,有三名大法官是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提名的,这为他的关税政策获得支持提供了一定基础。然而,大法官们也会受到各方利益集团以及当下社会现实的影响,最终裁决仍充满不确定性。
11月第一周,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关乎美国经济与全球贸易未来的关键审判。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