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阳
当地时间18日,在美国白宫记者会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表态打破了俄乌冲突的外交僵局。泽连斯基明确宣布:"乌克兰不再坚持将停火作为继续谈判的先决条件,关键不在于战斗暂停,而在于拥有安全保障的真正和平。"
这一立场转变标志着持续三年多的俄乌冲突在外交层面进入新阶段。
泽连斯基的表态与他一年前"不停火就不谈"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2024年6月,他在布鲁塞尔峰会期间曾誓言:"只要俄军还在乌克兰领土上,任何谈判都是对牺牲者的背叛。"而如今,他明确表示,乌克兰将调整谈判策略。
泽连斯基的妥协并非偶然。8月15日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后,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就明确表示,"停止军事行动谈判的责任在乌克兰和欧洲"。这场被视为"美俄双赢"的外交互动,实际上将和谈压力完全转移到了基辅方面。三天后的白宫会谈中,泽连斯基不仅接受了特朗普提出的美俄乌三方会晤提议,更同意俄方"先举行双边会谈再开展三方谈判"的方案,显示出对现实压力的无奈回应。
事实上,泽连斯基这种转变是迫于严峻的现实困境。
持续三年的战争已导致乌克兰GDP下降35%,500万难民流离失所,兵员枯竭问题迫使政府将征兵年龄放宽至16-60岁,但仍难补兵力不足。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8月民调显示,支持"在保留谈判空间前提下继续抵抗"的民众占比从2024年的39%升至58%,而坚持"不收复全部领土绝不谈判"的比例从47%降至29%。这种民意变化为泽连斯基的妥协提供了舆论基础,正如他在记者会上坦言:"我听到了人民的呼声。"
此外,美国的安全承诺成为妥协的重要筹码。泽连斯基透露,美方已明确将作为乌克兰安全保障参与国,双方达成无人机采购协议并计划购买价值900亿美元的武器系统,安全保障细节将在10日内制定完成。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证实,美俄元首已就"类似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的安全保障措辞达成一致,这让乌克兰看到用短期妥协换取长期安全的可能性。
对于泽连斯基的表态,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在社交媒体上指责其"背弃竞选承诺",警告"放弃停火前提将导致领土永久丧失"。极端民族主义政党"右区"则在基辅组织小规模抗议,高呼"不妥协、不投降"的口号。
俄罗斯的反应则呈现"谨慎观察"姿态。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已经注意到乌方立场变化,但这是否意味着实质性转变,需看具体行动"。
外界分析普遍认为,泽连斯基的立场调整为俄乌接触创造了窗口,但距离真正停火仍障碍重重。最核心的矛盾在于领土问题:俄方控制着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共约15万平方公里土地,乌方虽松口停火前提,却仍坚持"领土完整是最终目标",这种根本分歧难以通过技术性谈判化解。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