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驻斯里兰卡全媒体记者 韩博
近日,美国大幅提高印度出口到美国产品的关税,使得大量出口订单被搁置,给印度相关行业带来巨大困扰。这引发印度各行各业的强烈反对。多家印度媒体与专家指出,特朗普政府延续的高关税思路,实质上是将关税作为对外施压的核心工具,属于“经济胁迫”。其目的并不止于经贸层面,而是服务于更深层的地缘政治布局,通过推动供应链重构与重塑关键行业和技术的话语权,在战略竞争中获取更大的议价空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多家企业疾呼应“摆脱单一市场”。印度民众对美国的不满情绪也在上升,社交媒体上“抵制美货”的呼声高涨。
图为8月13日,印度加尔各答,印度中央工会组织成员举行抗议集会,反对美国政府对印度商品征收50%的关税。 CFP供图
不满情绪不断升温
美国此次大幅加征关税,对印度众多行业造成沉重打击,纺织及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产业、汽车产业等都饱受冲击。
印度储备银行前行长拉古拉姆警告,印度许多低附加值、依赖低价格竞争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珠宝、纺织等)可能受到美国关税政策重创,美方50%的关税几乎摧毁了其竞争优势。印度钢铁烧结工协会主席乌帕迪亚表示,美国提高关税对金属制品行业影响巨大,几乎所有美国订单均被取消,相关项目进度因此放缓。
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总干事阿贾伊透露,不少企业已为原材料采购申请贷款,且在许多情况下已预订集装箱舱位,多个行业势必面临困难,目前正与政府合作寻找解决方案。
路透社报道称,印度出口商面临“混乱前夜”的抉择,尤其在纺织、珠宝、海鲜等行业,订单锐减与裁员风险上升,专家预计销售降幅可能高达60%。
印度服装出口促进委员会表示,50%关税对制作成衣的中小企业构成“严峻生存挑战”。印度鞋类与皮革行业发展委员会主席达瓦尔无奈表示:“我们原本为进军美国市场扩建了更大规模的工厂,但现在已难以为继。”
印度帕克进出口公司老板纳齐尔则警告:“除非特朗普恢复原有关税,否则这将是一场灾难;若高关税持续,不仅制造业、纺织业等相关行业将受冲击,印度失业人数可能达到数百万。”
拉古拉姆批评美国关税不断升级是施压策略,破坏建设性贸易谈判。他坦言:“脑袋上顶着枪,谈判很难——而这基本上就是目前的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民间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不满情绪不断升温。路透社报道称,随着美国加征关税,印度目前出现了呼吁抵制麦当劳、可口可乐、亚马逊、苹果等美国跨国公司的呼声。在社交媒体上,“抵制美货”成为热门话题,众多印度民众参与讨论并表达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满。
此外,与印度人民党有关联的“本土觉醒论坛”近日在印度各地举行小型集会,呼吁民众抵制美国品牌。
各界纷纷发声谴责
美国加征关税近日引发印度各界的强烈不满和谴责。印度政府率先表态。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发布声明称,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的做法“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印度国大党严厉谴责美国试图利用关税迫使印度改变贸易和外交政策,国大党议员沙希·塔鲁尔称,印度“也应该对美国商品征收50%的关税”。
印度专家学者纷纷表达看法。印度首席经济顾问纳格斯瓦兰表示,目前世界局势不稳定,印美关系从合作转向僵局。他同时提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晤可能影响印美贸易谈判结果。这从侧面佐证:美国针对印度的高关税不只是美印贸易议题,更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
印度经济学家乌尔吉特在其著作《制裁的窒息:伤害、恐惧与雾霾》中,将美国称为“霸权制裁者”,建议印度把围绕金砖国家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构建的新兴国际金融架构视为“风险缓释剂”,以理性应对不断扩大的贸易施压和制裁。
印度退役将军纳拉瓦内表示,美国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将经济报复当作便捷的外交工具,用于战略性胁迫。尽管印度重视与美国的防务关系,但“让美国再次伟大”式的关税做法威胁着印美关系的长期稳定。
印度商业财经报《Mint》刊登全印中央工会理事会与印度农民联合会的联合声明,直指美国加征关税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意在“指挥印度内政、干涉印俄贸易”。《商业标准报》评论称,在“特朗普2.0”时期,基于规则的多边体系被削弱、关税被武器化。
《印度时报》评论称,美国正敦促印度签署对美更有利的双边贸易协定,尤其在乳制品、农业和转基因作物领域,印度未屈服于压力,而关税正是特朗普施压策略的一部分。《印度快报》进一步指出,美国的贸易施压已渗透至制裁、谈判与外交等多个层面,意在以“经济胁迫”撬动更广泛的地缘战略筹码。
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印度《印刷报》评论称,对印征收高关税表明华盛顿对新德里的定位已由友好伙伴转向战略对手,对印高关税是其试图孤立不结盟国家、加剧地区分化的更广泛战略之一。《印度快报》援引多位全球贸易与地缘政治专家观点称,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可能损害过去25年来的印美友好关系。
印度各界还指出,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不仅严重破坏印美贸易关系,还对全球贸易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印度也在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多家企业疾呼“摆脱单一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寻求市场多元化。
印度商会航空和旅游专家委员会主席舒巴什·戈亚尔指出,印度现阶段对美国市场依赖过深,亟须开拓亚洲及欧洲新市场。
目前,印度政府也鼓励企业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加大对其他市场的开拓力度,降低因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市场风险。
在贸易策略上,印度一方面坚决拿起多边贸易体制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加快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协定谈判进程,寻求新的贸易伙伴和市场。据了解,印度2024年3月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包括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签署自贸协定,2025年2月和3月分别重启与英国、新西兰的自贸协定谈判,并计划年内完成与欧盟的自贸协定谈判。印度还积极改善对华经贸关系。通过上述措施,印度试图构建更广泛的贸易网络,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
这一做法得到多家媒体支持。《印度斯坦时报》将美国加征关税界定为将经贸政策“武器化”的地缘杠杆,指出美国将对印“惩罚”与俄罗斯议题相捆绑,建议印度在维护战略自主的同时,促进市场多元化并准备法律救济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国内产业结构也在关税压力下悄然发生转变。印度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产业竞争力。印度政府还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推动产业升级,以应对美国关税带来的冲击。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这一行为,引发了印度从政府到民间、从企业到学界的全面反对。未来,印美贸易关系的走向以及印度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调整,值得持续关注。
编辑:刘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