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新贡献

2023-10-30 11:06:42 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分享:
-标准+

近日,中国第六次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和人权理事会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了中国代表80个国家提出的经社文权利决议的两则消息引起了国内外关注和热议。这两件国际大事再次表明,中国与国际人权机制的关系呈现出从被动应对到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进而通过价值观引领国际人权话语的趋势。

中国以开放、公正、合作的态度参与国际人权机制为连续当选奠定基础

2005年成立的联合国以及随后建立的普遍定期审议机制,是联合国针对原人权委员会将人权问题政治化以及行动不力等问题所进行的改革。这一变革所体现的公平、公正、透明等理念和宗旨,符合中国对于联合国改革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一贯的人权立场,顺应了中国关于提高联合国的权威、公正和效率,推动以多边主义解决问题的主张以及在联合国人权保障制度中的发展要求。2012年9月19日外交部在其网站发布《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中方立场文件》主张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人权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与交流,以增进了解,相互借鉴,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和搞双重标准。国际社会应尊重各类人权的不可分割性,同等重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两类人权和发展权的实现。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在促进和保护人权问题方面采取不同的做法,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

早在成立人权理事会的磋商阶段,中国代表团就主张人权理事会“通过对话与合作促进和保护人权,避免政治化、双重标准和选择性。中国并就理事会职权、组成、选举方式和工作方法等提出具体建议为推动最终达成较为公平和平衡的方案作出了积极贡献”。联合国大会决议规定人权理事会应当“根据客观和可靠的信息,以确保普遍、平等地对待并尊重所有国家的方式定期普遍审议每个国家履行人权义务和承诺的情况;审议应是一个基于互动对话的合作机制,由相关国家充分参与并考虑到其能力建设需要”。人权理事会成立后,中国继续本着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参加人权理事会建章立制及其后续工作,作为人权理事会成员,中国在参加各国人权状况的审议工作中,身体力行,遵循平等、合作、对等的原则,客观评价受审国的人权状况。

深度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各项机制表明中国从国际人权事务的边缘走向核心

普遍定期审议机制作为一个平等的、全面的审议机制,为中国代表发展中国家群体提出人权主张、检视发达国家的人权状况、开展人权对话与合作提供了平台,并为中国积极争取国际人权话语权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的运行,不仅打破了发达国家永远坐在人权审判席上、发展中国家始终站在被告席上的格局,消除了某些国家对宪章机制的操纵和垄断,还为中国等国家提出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尤其是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人权主张提供了重要平台。

为此,中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建立之初就提出了自己关于国际人权事业发展的新主张,倡导各国为人权的发展提供和平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以及和谐包容的社会,支持各国实现发展权的努力,特别是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主张普遍定期审议机制应确保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其历史、文化、宗教背景和差异都应得到同等尊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性对话与合作,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建立平等、互信关系,并以建设性方式处理分歧。本着这种精神,中国不仅积极接受对本国的审议,认真参与对其他国家的审议,还通过普遍定期审议平台,积极倡导对于不同人权价值与需求的尊重和保障,从而推动世界各国人权状况的共同进步,履行一个大国所应负的人权义务。在此实践过程中,中国逐渐从国际人权事务的边缘向中心迈进。

迄今为止,中国共接受了三次普遍定期审议,每一次审议中国代表团都向人权理事会提供了内容丰富、全面的国家报告,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权对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国对于审议结论性意见也表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态度。

强调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同等重要践行了《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宗旨

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比,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长期以来受到冷落和忽视,这体现了西方国家占据国际人权话语权导致国际人权治理体系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公和偏见。在作为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共同遵循的标准的《世界人权宣言》中,既包括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也纳入了发展中国家关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被誉为联合国历史上里程碑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再次重申,所有人权都是普遍、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各国“不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为何”,都有义务促进和保护所有人的所有人权。1993年维也纳世界人权大会向对人权做出人为的轻重分级提出挑战,被称赞“成功地拆除了分隔各国的第二堵墙”。然而,一些西方国家拒不批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漠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甚至频频利用人权作为工具肆意制裁他国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和悲惨后果。中国关于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的提议史无前例地受到80多个国家的拥护,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获得一致通过,再次表明公道自在人心,中国政府言行一致,敢于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对全球人权治理再次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辑: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