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中俄“新时代”必将开启新征程

2019-09-23 12:33:55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法制网驻俄罗斯记者 张春友


 应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9月16日开始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二十四次定期会晤。此次访问是继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俄后两国高层间的又一次重要访问,在当前国际社会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对共同维护国际多边主义、推进双边经贸务实合作等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关系历久弥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在国际关系领域,70年不仅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俄并与俄总统普京共同将两国关系推进到“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中俄关系发展指明方向。普京在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会谈后曾表示,“我们两国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他同时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是非常重要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正确的决定,保证了中国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李克强总理访俄已经是第二十四次两国总理的定期会晤,这一机制建立至今,对双边关系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而在今年,意义尤其不同。梅德韦杰夫在17日举行的中俄总理第二十四次定期会晤时表示,“我国于1949年10月2日率先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70年后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步入了新时代”。
 可见,历经70年风雨洗礼,中俄两国关系不仅经受住了重重考验,更是历久弥坚。“新时代”必将开启新的征程。


国际合作继续深化


 当前国际社会单边主义抬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显示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向全世界提供了共同发展的途径,给那些愿意参加的国家以发展的机会,更最重要的是,中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显然,中国的主张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
        普京在与习近平主席会谈后表示,“我们广泛讨论了国际议程上的热点话题,确信俄罗斯和中国在全球关键问题上的立场是很接近的,或者用外交语言来说,是高度契合的”。
       李克强17日指出,“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继续增多,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面临新的多重挑战。我们主张遵守国际法,在全球市场上相互对表。在强加于人的贸易战、不合法的制裁施压背景之下,这显得尤为重要”。
        梅德韦杰夫支持李克强的观点。他说,“双方在国际舞台密切合作,主张多边领域的国际规则应得到遵守,反对单边制裁。在世界形势不稳定性上升、保护主义持续抬头的背景下,俄方愿同中方深化战略沟通与务实合作”。
        从中俄领导人的表态中不难看出,面对国际单边主义和某些国家强加的外部压力,中俄立场相近。正如普京表述的那样,“中俄关系是世界和平的稳定剂”。


推动落实重要共识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李克强总理出访前的吹风会上指出,中国总理此次访问的目的有二:一是推动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深化利益交融,夯实两国关系物质基础;二是就完善全球治理,捍卫多边主义,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展现中俄力量,贡献中俄智慧,发出中俄声音。
       可见,中国总理此次访俄责任重大。由于中俄都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支持者,访问前,李克强总理在接受塔斯社书面采访时就发出明确信号: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此次访问,李克强与梅德韦杰夫签署了《中俄总理第二十四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双方还在投资、经贸、农业、核能、航天、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签署了十余项合作文件,为“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夯实基础,也将有力回击当前国际上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径和逆全球化思潮。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去年中俄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增幅达27.1%。中国已经连续9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俄罗斯的最大进口来源国和出口目的地国。中俄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俄两国贸易额达705.9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额为311.4亿美元,基本与去年持平;而自俄罗斯的进口额达394.5亿美元,同比增长8.3%。
       为进一步深化合作,中俄两国计划在2024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2000亿美元,而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积极依托双方在能源、工业、高技术、农业等领域的合作,这也成为此次李克强总理访俄的重点领域。
 能源合作是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俄中东线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将于今年完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二期项目进展顺利,此外双方还在就其他线路的天然气合作进行谈判。
        在大型工业项目中,CR929远程宽体客机、重型直升机、核能项目等都在稳步推进。
        科技创新是未来中俄发展的重要方向,双方已经决定2020年、2021年互办“中俄科技创新年”。本月初,双方在喀山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和平使用北斗和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协定》,不仅体现了双方的高度互信,还有望摆脱对现有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俄政府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普里霍季科指出,俄中两国开展科技和创新合作无疑将有助于扩大两国在高科技创新领域的协作,提升共同科研项目的规模和成果。
       中俄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也呈现出喜人局面。今年6月,两国签署了《关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发展规划》。7月25日,中国海关总署连发两条公告,宣布在俄罗斯境内所有产区种植的大豆,经检验检疫合格后可以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全面“开绿灯”后,俄罗斯大豆已源源不断出口到中国,仅第一批从中国南通海关入境的大豆就达4431.67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16日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要“把农业特别是大豆合作打造成新的增长点”。

编辑:吴琼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