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为更多迷途少年照亮“返航路”

2025-11-06 07:01:3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线

□ 本报记者 黄辉

“现在开庭!”

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在江西省上饶市第二十一中学“模拟法庭”敲响,一场特殊的“审判”拉开帷幕。

“审判”围绕“被告人李四抢劫案”展开。在公检法司工作人员指导下,“小检察官”手持一摞证据材料,逻辑清晰地陈述案情,精准引用法律条文,以犀利的语言直指“被告人”行为的违法之处;“小辩护人”则据理力争,结合事实细节与法律规定,为“被告人”进行有力辩护,双方你来我往,辩论激烈而精彩。

11月3日,《法治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扮演“小检察官”“被告人”“小辩护人”等不同诉讼角色的,都是该校学生—— 一群罪错未成年人。这也是上饶市第二十一中学开展“四色”教育之“蓝色矫治”的生动缩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这为平安法治建设尤其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上饶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是平安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更是民生福祉的关键切入点。

近年来,由于网络飞速发展、家庭监护不足等因素,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显著增多、违法犯罪问题日趋突出。

“这个群体心智还不成熟、人格尚未定型,既不能‘一判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上饶市委政法委社会治理科科长胡雪浪说,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已成为一个严峻而紧迫的社会问题。

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如何让“迷失的羔羊”重回正道?一所坚持教育矫治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公办专门学校——上饶市第二十一中学应运而生。

崭新的格栅校门、灰白相间的教学楼,附属设施一应俱全,七彩醒目的标识标语随处可见……这所占地30亩、静谧舒适的现代化校园,很难让人与专门教育学校联想到一起。只有教学楼外墙上醒目的办学理念,提醒大家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教育矫治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守护一方平安。”

“我们既浇灌花朵,更修复灵魂。”该校校长顾珺告诉记者,学校完善“分级评估、分类干预、分层转化、分步回归”管理机制,全力构建专门矫治教育特色体系;创新“红色铸魂、蓝色矫治、绿色赋能、橙色回归”四色课程,助力学生重塑人生坐标。自2020年办学至今,已帮助900余名迷途少年重新起航。

15岁的男生小涛因多次参与盗窃被送入该校接受矫治教育。入校前,小涛长期混迹于不良社交圈,将“哥们义气”置于是非之上,视不劳而获为“本事”。加之家庭教养方式失衡,导致亲子关系破裂。

为此,学校构建多方协同矫治体系,以“教育、感化、挽救、重塑”为目标实施精准干预。通过“四色”特色教育课程,小涛彻底改掉了盗窃的恶习。

“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开设了美容美发、汽车美容、糕点烘焙、无人机实训等职业教育课程。”班主任唐小霞介绍说,经过一年多系统培训,小涛获得了中级厨师资格证书。在学校推荐下,他毕业后顺利被一家酒店录用。今年9月3日,入职后的小涛领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他开心地拍了视频与老师分享喜悦。

专职驻校法治副校长、上饶市公安局二级警长谢路告诉记者,为切实破解传统法治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碎片化”“灌输式”等难题,该校积极探索、率先突破,创新建立由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四部门联合派驻法治副校长的工作机制。

该机制明确由公安机关选派专职副校长,法、检、司三部门选派兼职副校长,实现全省首个“全链条”司法力量进驻校园,有效整合专业资源,将以往零散的普法“知识点”系统串联为有机的“法治教育链”,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撑与深度的情境化体验。

法润心田,护航成长。2024年,上饶市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和打击未成年人涉刑事作案,同比分别下降18.7%和26.57%。今年1月至9月,全市公安机关抓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同比再下降16.37%。

上饶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部门协同机制,构建覆盖高频违法犯罪类型、贯通司法全流程、融合多元教育目标的法治教育“立体网络”,为更多迷途少年照亮“返航路”。

“树蕙滋兰润物无声施化雨,铸魂立德育才有道布春风”。采访结束离开学校时,记者看到,校门口的这副对联与金色的阳光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追逐梦想的希望画卷。


编辑:申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