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司法温度破执行坚冰

凤城检察院巧解赔偿困局

2025-10-27 14:34:4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通讯员 文乾南 宫月

近日,辽宁省凤城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创新协作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历时三年的刑事涉财产执行积案,探索出“数据共享、职能协同、人性化执行”的财产刑执行监督新路径。

2021年1月,张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并退赔被害人孟某经济损失27500元。判决生效后,经查张某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凤城市人民法院于2021年6月裁定“终结本次执行”。2022年9月,张某刑满释放,但赔偿款仍未到位,被害人权益一直未能实现。

2025年8月事情出现转机,凤城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在开展刑事案件财产刑执行监督专项活动中,运用“数据比对”方法,将司法局刑满释放人员名单与法院执行案件名单进行碰撞,精准发现了张某这条“沉睡”的线索。

检察官发现线索后第一时间联系张某户籍地司法所了解其释放后的生活近况及经济情况,得知张某在凤城某企业就职的重要线索后,检察官立即前往张某所在村委会及就职的企业,同时联系被害人听取了意见。经过调查,张某现已有稳定的收入,具备履行能力,法定的终本执行情节已发生变化,然而张某作为家庭唯一经济支柱,在抚养哺乳期女儿的同时还要承担患病母亲的医药费,经济负担较重,生活压力较大。

面对权益保障与生存压力的两难,检察官没有简单地建议恢复强制执行,而是采用“刚柔并济”的监督方式:一方面建议法院恢复执行程序,提出“分期履行”方案;另一方面,检察官与法官联合行动,共赴企业现场对张某开展联合约谈,法官阐明法律底线,检察官则从情理、责任角度耐心疏导。最终,张某真诚悔过,提出分期履行的方案,并获得被害人谅解。为确保协议落实,检察官坚持跟踪回访。目前张某已开始按期支付,剩余款项将在一年内付清。

“真是没想到,这钱都搁四年了,我都不抱啥希望了,你们还能帮我要回来,太谢谢检察官了。”被害人孟某在向检察院送锦旗时对承办检察官感谢道。

正义不仅在于判决的宣告,更在于执行的落实。此案通过检法司三方协同发力,形成“线索发现-检察监督-法院执行-跟踪回访”财产刑监督新模式,破解执行难题;又以分期履行、人性化举措诠释司法温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在保障被害人权益的同时,也避免了被执行人因家庭陷入困境而再次犯罪,有效化解了潜在社会矛盾,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编辑:刘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