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万静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分领域部署“十五五”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介绍说,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建议》。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江金权说。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分阶段有步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是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新变化、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需要,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性要求、深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意义重大。
《建议》共有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抓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从第三部分到第十四部分为分论,分领域部署了“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第三板块由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组成,主要部署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任务。
“全会召开期间,与会同志对《建议》讨论热烈,给予高度评价。普遍认为,《建议》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纲领性文献,指导方针科学精准,发展目标清晰明确,任务举措求真务实,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江金权说。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优先补上的最大短板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介绍说,《建议》关于“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七个方面:一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二是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四是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国家软实力持续提高。五是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新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六是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七是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这些目标既催人奋进又切实可行。相信未来五年,我国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将持续增强,国际地位将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这里专门介绍一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和成色,是需要优先补上的最大短板。《建议》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韩文秀说。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
《建议》对“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就产业、市场、区域3个方面进行介绍:产业方面,就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议》明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部署了4方面重点任务:即固本升级,就是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创新育新,就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扩容提质,就是要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强基增效,就是要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市场方面,就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大国经济都是内需为主导,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建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部署了3方面重点任务,抓好贯彻落实,要把握好“拓展增量、提升效益、畅通循环”这三个关键。
区域方面,就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议》部署了5方面重点任务,可以归纳为“三个注重”:即注重优化布局、注重新型城镇化、注重陆海统筹。
加强原始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围绕“十五五”时期科技、创新等内容作介绍。
面向未来五年,《建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从4方面作出部署:一是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体系化攻关能力。强化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三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建立健全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价、收入分配改革。
四是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扩大自主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介绍说,关于“十五五”时期开放工作,《建议》从4方面作了重要部署。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围绕扩大经贸“朋友圈”,加快推进区域和双边贸易投资协定进程,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聚焦打造开放高地,搞好各类开放试点试验。
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建议》对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也就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这三大支柱都有部署。货物贸易方面,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推动市场多元化和内外贸一体化;服务贸易方面,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数字贸易方面,有序扩大数字领域开放。
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有效实施对外投资管理,健全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产供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加强与共建国家战略对接,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深化贸易、投资、产业、人文务实合作,拓展绿色、数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
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说,《建议》对卫生健康和人口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谋划和部署。
在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方面,重点部署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二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三是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和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重点部署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二是推动老有所养。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机制。三是推动老有所为。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的年龄限制政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