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广西德保县足荣镇成功化解土地权属纠纷 夯实乡村和谐根基

2025-10-24 17:21:5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黄晓晴 陈邦周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足荣镇综治中心成功调解一起因土地权属引发的矛盾纠纷,明确了争议地块的归属,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为促进邻里和睦、维护乡村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年9月,足荣镇巴明村百京屯村民蒙某与潘某因一块0.5亩土地的权属问题产生纠纷。蒙某认为该地块被错误纳入潘某的土地确权范围,且潘某长期领取相关补贴,要求明确权属并补偿2024年度的补贴款。潘某则以其持有的土地确权证书为依据,主张土地归其所有。此前村“两委”虽组织过调解,但双方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

接到巴明村的情况反映后,足荣镇综治中心坚持“摸底先行、准备充分”的原则,联动村“两委”启动前期筹备工作。工作人员主动对接村级力量,上门收集蒙某持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材料,倾听其诉求,梳理出“土地权属争议”与“补贴补偿诉求”两大核心矛盾。其间,蒙某提出待争议地块上种植的甘蔗收成后再进行勘察,以免作物遮挡影响测量准确性。镇综治中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灵活调整工作节奏,暂缓现场勘察,此举既避免了可能因技术原因引发的二次争议,也让群众感受到了被尊重,有效缓和了对立情绪。

2025年2月11日,由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及村“两委”干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赴现场勘察,邀请村里熟悉土地历史且双方都信任的3名老党员、社长全程参与见证,以皮尺为工具,参照老树根、石墩等固定物逐段测量,在当事人与村干部共同监督下实时记录、现场签字确认。整个勘察过程公开透明,程序严谨,有效消除了双方对公正性的疑虑。

现场勘察结束后,工作组立即核算数据,形成权属范围报告,并紧扣核心证据——双方持有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原件进行交叉核实。经仔细比对证书登记的地块四至、面积等信息,确认实地测量结果与潘某权证登记内容完全一致,明确了该0.5亩土地权属归潘某所有。在确凿的证据与清晰的法规面前,蒙某与潘某均对核实结果表示认可,此前激烈的对立情绪显著缓和。

为彻底化解纠纷,工作组组织双方返回村部现场起草并签订调解协议书,明确界定了土地权属、双方权利义务,形成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凭证。同时,工作人员以此为契机,向双方当事人详细讲解了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法规和“村级先调、镇级跟进”的纠纷处理流程,引导其今后遇事通过正规渠道解决。工作人员还从维系邻里亲情出发,劝导双方互谅互让,珍惜多年邻里情分。最终,蒙某主动撤回了关于土地补贴补偿的诉求,潘某表示将注重沟通,双方握手言和,这起土地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此次土地纠纷的成功调解,是足荣镇深化基层社会治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镇通过化解此类纠纷,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让群众在每一起纠纷调解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和高效服务,为实现乡村善治、维护一方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