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湖南浏阳葛家镇:构建“一二三”工作体系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5-10-24 17:10:5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帅标 通讯员 李纪富 

近年来,湖南长沙浏阳市葛家镇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核心引擎,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与服务下沉,构建起“党委牵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智慧赋能”的治理新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续而强劲的“红色动力”。 

强化“一条主线” 把准乡村振兴靶向标 

葛家镇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主线,将党的建设贯穿于平安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各项重点工作中,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汇聚社会共建共治合力,构建起活力与秩序并重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筑牢坚实基础。 

推动“两个结合” 激活基层治理新效能 

葛家镇积极推动“人治与数治”“共享与共治”双结合,实现治理模式创新与效能提升。 

人治与数治结合,实现精准治理与风险防控。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自今年7月以来,开展党政领导下沉村、组接待群众40余批次,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依托智慧治理平台,打通公安、民政、司法等8个部门数据资源,整合全镇2万余人的基础信息,建立“一人一档”数字档案,精准标注党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实现风险隐患智能预警与主动干预。通过“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机制,网格员、志愿者协同联动,确保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共享与共治结合,变群众参观为群众参与。以葛家镇“长辈食堂”为典型,探索“政府引导+公益组织运营+老人自治”模式。该食堂由村内闲置房屋改造而成,党员带头参与建设,老村干部担任法人,组建理事会与监事会,实现规范化运营。同时,依托村党组织发动老党员和健康老人组成志愿服务队,实行轮值制度,参与日常管理、保洁、秩序维护等工作,切实发挥党员在公益服务中的带头作用。如今长辈食堂不仅成为老人的“暖心餐桌”,更成为政策宣传、健康讲座、反诈教育的多功能平台,有效拓展了基层治理的载体与内涵。 

实施“三步走”工作法 搭建党群连心桥 

面对镇域面积广、人口分散的治理挑战,葛家镇通过“主动下沉、党员带头、搭建平台”三步走策略,让多方主体真正“走”出来、“聚”起来、“动”起来,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主动下沉,畅通民意收集渠道。由党政领导带队上门、镇村干部分包到户,常态化组织开展“访百组、问发展、促振兴”人民建议征集活动,重点走访任职10年以上的离任村干部和现任村民组长等“关键人”,面对面传达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发展蓝图,原汁原味收集群众呼声、期盼与智慧,累计“问策”200余人,收集问题建议196条,妥善解决水圳维修、道路设施改善、矛盾纠纷调解等群众普遍反映的“烦心事”20余项,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三长”为抓手,以模范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在矛盾纠纷处理、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征拆工作中,葛家园村党总支书记宋淑文率先签订征拆协议,片长李志勇主动担当“调解员”,化解片区内僵持多年的地界纠纷,助推浏江高速(葛家段)10天完成土地征收协议签订,彰显“葛家速度”。“中国好人”杨意红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葛家鸡肠子辣椒产业的带头人,60余年如一日帮助农户,带动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体现了党员的责任与情怀。 

搭建平台,优化服务机制。通过搭建“营商环境会客厅”“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等平台,深度联动企业、学校和家庭,针对性组建服务专班,“一企一策”破解发展瓶颈。针对花炮产业“小而散”问题,镇党委邀请葛家商会及企业家代表与相关部门面对面畅谈,探索产业集团化发展新路,并组建三个企业培强服务专班,管家式服务解决企业在上下游整合、扩规扩产方面的个性化难题,推动成立了葛家镇首个产值过亿的综合性烟花产业集团,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凸显党建引领下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的显著成效。 

葛家镇通过系统化、集成化的党建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度与温度,更探索出一条具有葛家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新时代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