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宇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综治中心有支特殊的“银发调解团”:司法局退休干部黄宇春、法院退休法官魏艳红与王晓艳,平均年龄超63岁,凭法律专长与热忱,以“联动+专业+耐心”巧解民生纠纷,成了群众身边的“定心丸”。
4天解“堵”:三人协作捋顺民生结
9月22日,王家街道天格C区居民李某求助:父亲家卫生间下水道反复堵塞,多方协调无果。三人当即分工:魏艳红对接街道社区梳理记录,王晓艳查条款明确物业职责,黄宇春赴现场勘管道、取物业履职凭证。
摸清“各方非不作为,缺长期配合纽带”后,他们组织座谈:魏艳红定物业义务、提“随时响应”机制,王晓艳算“民生账”暖心劝说。最终三方承诺配合疏通、配工具,4天化解纠纷。李某赞:“老同志不偏不倚,把事办得明明白白!”
1天通“水”:合力打破责任僵局
10月11日,新立镇俪都小区整楼停水4天,水务、物业、开发商各执一词,居民靠抬水度日。三人火速行动:魏艳红翻条例圈“设施移交前责任”争议点,王晓艳摸三方顾虑,黄宇春安抚居民、收需求。
协调会上,他们逐条解读条例,结合案例讲“责任明确更省成本”,劝“先通水再谈细节”。三人讲法又讲情,最终物业维修、水务技术支持,傍晚便恢复供水。居民拉着他们的手感激:“终于能正常做饭洗澡了!”
从慢纠纷到急难题,三位调解员以“三人同心”的协作力、“退休不褪责”的责任心,把民生小事当大事。调解桌上是卷边的法规、记满的诉求,身影总在矛盾集中处——这股“银发力量”,为大洼区民生保障筑起了坚实防线。
编辑:刘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