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陈楠 郭琳
“同学们,今天我们都是‘护苗侦探团’!”为切实筑牢青少年成长法治屏障,近日,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碾庄法庭法官郭琳一行,走进宿羊山镇中心小学,以一场生动的“情景式”普法宣讲,为同学们送上新学期的“法治第一课”。
宣讲伊始,郭琳带领“小侦探们”拆解校园生活常见情景案例,从校园推搡争执,到手机网络打赏、网络游戏充值,再到未成年人出入娱乐场所等常见问题,用通俗的语言剖析背后的法律边界。在一次次“破案解谜”中,孩子们逐渐领悟到:法律不仅是守护成长的“安全盾牌”,也是约束行为的“警示红线”,一旦触碰,就要承担相应后果。
随着宣讲深入,郭琳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向同学们解读了法律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新规定。她从“什么是校园欺凌”入手,通过漫画图示、情景对比,清晰讲解了欺凌的认定标准、行为表现,帮助孩子们识别身边的“隐形伤害”。
当《重返庭审现场·少年法庭——李娜故事篇》的案例视频播放时,现场瞬间安静。这部以真实案件为原型的故事,还原了少年法庭审理校园霸凌案件的全过程,也抛出了三个直击心灵的问题:“施暴者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受害者该如何保护自己?”“我们怎样才能杜绝校园霸凌?”在郭琳的引导下,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在讨论中加深了对校园霸凌危害性的认知,也学会了如何“拒绝欺凌”。
从法律知识讲解到真实案例警示,从互动解谜到庭审情景再现,整场宣讲让法治意识悄悄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活动尾声,郭琳鼓励同学们:“把法律知识牢记于心,既不做欺凌的参与者,更不做沉默的受害者和冷漠的旁观者。遇到问题勇敢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让校园成为大家安全成长的‘阳光乐园’!”
这场寓教于乐的“情景式”普法,在欢声笑语中传递了法治的温度,更在孩子们心中深植了规则的意识。这堂生动的“法治第一课”,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自护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守法、用法的种子,为守护青春梦想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治防线。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