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十四五”期间建成625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2025-10-23 07:06:5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谱写“十四五”法治篇章

□ 本报记者 陈磊

“生活很方便,不用走多远,什么都有。”近日,在北京市东城区一社区健身广场上,社区居民李女士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李女士的感慨,是我国持续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一个缩影。

10月22日,北京市民在朝阳区四得公园晨练。该公园被多个社区包围着,周边群众出家门就可以进入公园。 本报记者 杨晋峰 摄

今年9月,商务部召开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餐饮、零售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

小区周边啥都有

10月12日是周日,一大早,李女士下楼走到社区健身广场上,先是绕着健身广场走十几分钟,再打一趟八段锦。

运动结束,她出小区西门为全家买早餐。西门外两百米处沿街有一家她家乡风味的早餐店,几分钟后,包子、油馍头、胡辣汤已经摆上家里的餐桌。

吃完早饭,李女士带着今年6岁的女儿去附近一家体育公园玩。公园入口处是一条塑胶跑道,老老少少许多人在跑步。再往里走,被公园水系分割出各种区域,有健身场地,有野趣场地,不少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临近中午,李女士带着依依不舍的女儿回到小区,在楼下的生鲜超市买了一些蔬菜,准备做午饭。

“走路的话,小区方圆15分钟之内,有超市、有药店、有幼儿园、有小学、有健身房、有地铁站……给我的感觉是,什么都有,很方便。”李女士掰着指头向记者数着社区周围都有什么。

15分钟,也就是一刻钟,是一个人步行800米左右的时间,在城市里,被视为市民生活的自然半径。

2021年5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2部委印发相关政策,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根据该政策,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北京市东城区入选首批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接下来的几年间,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相继在全市铺开。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北京已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93个。

居民生活幸福圈

李女士的经历正在成为多地居民的共同感受。

2024年8月,商务部对外发布第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秀实践案例,包括15个城市案例、5个街道社区案例。

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是其中一个案例。在民主村社区,食堂、裁缝铺、家电维修店等一应俱全。

有居民说:“社区食堂菜品多,一日三餐都不重样儿,还干净卫生,很方便。”

除了社区食堂,为居民缝缝补补、修手机、开锁等便民服务,同样也必不可少。社区还有智能管理系统,居民通过手机端App、小程序实名认证登录即可了解社区整体情况,也可预约家政、养老、托育、医疗等服务。

梳理其他实践案例可以发现,上海市长宁区,聚焦“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宜购”六大功能,10个街道(镇)均完成便民生活圈建设规划;河南省鹤壁市,由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干部担任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圈长”,共同推动建设和管理……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正在建成社区居民生活的“幸福圈”,居民的“需求清单”正在转化为“满意清单”——

助餐服务是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重要内容。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老年助餐点达8.6万个,日均为328万名老年人及其他人群提供助餐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等问题。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务实举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0万个,增设养老、托育、助餐、便民市场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96万个,增设停车位400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93万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3200多万平方米。

全龄友好生活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便民生活圈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进行部署,以保障民生、扩大消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具体措施即包括提升城市商业水平,发展智慧商圈,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格局,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中,提出结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配齐购物、餐饮、家政、维修等社区居民服务网点。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要求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公共活动场地等,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构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餐饮、零售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

在此基础上,今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明确了2030年奋斗目标,按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因城施策、一圈一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突出“一老一小”,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打造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2030年的目标是实现“百城万圈”,即确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建成1万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规范有序的便民生活圈。

记者手记

炊烟袅袅升起,里面藏着平凡人家的烟火气息。“十四五”期间启动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就是为了编织一张细密的便民服务网,让老百姓眼中的“小确幸”唾手可得,享受便捷的幸福滋味。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既圈住民生底线,又托举城市活力,还让人们看见了城市的温度。


编辑:申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