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脱口秀情景普法 实景体验护安全

“耀你知道”筑牢校园安全线

2025-10-22 15:01:0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叶微微

法治副校长个人档案:徐耀,男,中共党员,1991年5月出生,2014年参加工作,现任浙江省海宁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海洲中队副中队长,担任海宁市志摩小学法治副校长。创新打造“耀你知道”宣传品牌和公益脱口秀宣讲团,构建形成“趣味化+体验化+社会化”立体普法矩阵,为筑牢校园安全基石贡献了基层智慧与力量。曾获评2024年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以案说法”法治微课比赛全省唯一特等奖、浙江省“金牌宣讲员”、浙江公安“三能榜样·最美警察”、嘉兴市“最美政法人”、嘉兴市“红船卫士先锋”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法治小记者个人档案:陆欣晴,女,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志摩小学五年级4班学生,兴趣广泛,擅长竹笛演奏、绘画、写作等。她是志摩小学的大队委员成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法治、安全等实践活动。

陈奕豪,男,海宁市志摩小学四年级(2)班学生,爱好围棋和竹笛。品学兼优,学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并在各学科素养比赛中屡获佳绩。同时多才多艺。

“听耀警官讲安全,比看动画片还入迷!”在海宁市志摩小学,提起法治副校长徐耀,学生们总有说不完的好评。这位戴着“浙江省金牌宣讲员”光环的民警,凭借脱口秀普法、沉浸式体验、全民化参与“三招”,让“耀你知道”安全品牌成为校园里的“流量担当”,更让安全知识悄悄住进孩子们心里。

2014年参加工作的徐耀,自担任志摩小学法治副校长起,就没停下过创新的脚步。“传统普法课上,学生低头走神是常事。”徐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试着把交通安全、反诈防欺凌的知识点,变成一个个带笑点的脱口秀段子,再穿插真实案例——“骑电动车不戴头盔,就像雨天出门没带伞,危险随时会‘淋’到你”。生动的表达让报告厅里掌声不断,五2班学生陈奕豪说:“原来安全知识能这么有趣,我回家还把耀警官讲的段子讲给爸妈听。”

光有课堂还不够,徐耀还把安全课搬到了线上。2019年,他紧跟短视频潮流,带领团队将安全知识融入《孤勇者》等热门歌曲,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演情景剧。从“防陌生人搭讪”到“识别交通隐患”,270余部作品涵盖校园安全方方面面,不仅成了老师教学的“好帮手”,更在全网收获超2000万浏览量。其中《别让货车变成“祸”车》《校园安全“耀你知道”》两部作品,还拿下省级宣讲比赛第一名,让“耀你知道”的影响力走出海宁。

“看得见的危险,才记得住安全。”为了让知识从“纸上”落到“实处”,徐耀推动建成1:1货车盲区实景体验区。学生们钻进模拟驾驶室,才发现“看似能看见的地方,其实全是盲区”;通过“安全知识闯关”游戏,把过马路、骑单车的注意事项记得牢牢的。面对“鬼火少年”飙车问题,他还带着学生志愿者跟随夜间巡查队,亲眼见证整治过程,听民警讲解飙车的危害,让“拒绝危险驾驶”的种子在心里发芽。

徐耀深知,校园安全需要“众人拾柴”。他牵头组建“耀你知道”公益宣讲团,民警负责专业讲解,教师优化内容适配学生,医生补充急救知识,家长分享家庭安全技巧,大学生助力短视频传播。这种“多元共育”模式,让安全宣教从“单打独斗”变成“集体发力”,相关经验还被“学习强国”等平台推广。

如今,徐耀早已成了孩子们口中的“耀警官”,更先后获评浙江公安“三能榜样·最美警察”、嘉兴市“最美政法人”,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但他说,最珍贵的“荣誉”,是看到孩子们过马路时会主动左右看,遇到欺凌会勇敢说“不”——这才是“耀你知道”最想达到的效果,让安全陪伴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法治段子课”的初体验

法治小记者 陈奕豪

九月的一个中午,我和同学们怀着好奇走进志摩小学的报告厅。与往常严肃的警务氛围不同,今天这里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脱口秀”——民警徐耀叔叔要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带我们开启一场交通安全与反诈知识的奇妙之旅。活动一开始,徐警官并没有直接讲法律条文,而是像一位亲切的大朋友,站在小小的舞台中央,拿起话筒说起“段子”:“你们知道吗?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喝了酒开电动车,结果在转弯的时候处在大货车盲区,司机没看到把他给撞了。等他醒来一看,一条腿已经没了,只好装上机械腿……”正说着,他突然跳起了机器舞,同学们顿时哈哈大笑,记忆深刻。在轻松的氛围中,我们记住了醉酒驾驶的危险。而且,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远离大货车盲区,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线。原来交通安全知识,还可以这样“玩”着学!更让大家兴奋的是反校园霸凌环节。徐警官讲了一个小时候的故事,他创作了一个搞笑的“段子:“小时候,他有几个朋友,一个叫大聪,一个叫小胖子,一个叫小瘦子。大聪小时候用柳条抽徐警官,徐警官奋起反抗,也抽回去……”全场爆笑的同时,我们也记住了:面对霸凌我们不害怕,要找对方法奋起反抗。 

徐警官说,这叫“把案子变段子、让普法变有趣”。他用脱口秀的形式,把霸凌套路和违反交通安全的危害演得活灵活现。这些看似遥远的安全隐患,原来就藏在我们身边。互动环节,我和几位同学上台模仿说绕口令:班干部管班干部……虽然有点紧张,但台下掌声不断。原来,法律不总是冷冰冰的文字,它也可以有笑声、有互动、有温度。活动的最后,徐警官告诉我们:“你们不仅是听讲者,也可以成为小小的法治宣传员。把今天的段子讲给爸爸妈妈听,提醒他们开车莫超速、遇诈要冷静——这就是在参与法治建设!”回教室的路上,我和同学们一边比划着盲区实验,一边重复着那些让人捧腹的“反霸凌金句”。法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条条框框,而是徐警官口中那个既严肃又亲切的“安全守护伞”。这场脱口秀,让我们在笑声中,把安全和法治的意识,深深地种在了心田。

徐耀警官开讲啦 脱口秀里学安全

法治小记者 陆欣晴

9月的一个中午,阳光把校园晒得暖洋洋的,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揣着怦怦跳的激动心情走进报告厅。刚进门,就见舞台中央站着位高高瘦瘦的警官,笔挺制服上的肩章在灯光下亮晶晶的——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我们学校聘请的法治副校长徐耀警官! 

徐警官一开口就带着笑,声音满是活力:“有没有人长大想当警察,跟我一样保护大家呀?”话音刚落,身边同学“唰”地举起手,一只只小手像涌起的小潮水,连最后排的同学都踮着脚举手,热闹极了!接着,他就用“耀你知道”脱口秀聊起了安全知识。讲到校园霸凌,徐警官用自己小时候的“苹果事件”让大家懂得欺负人一点不厉害,遇到这种事要告诉老师,帮同学解围,才是真勇敢;聊到电瓶车戴头盔,他语气沉了沉:“我有个朋友,骑电瓶车嫌戴头盔麻烦,还喝了点酒……”台下的同学们听得瞬间屏住了呼吸,与此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不戴头盔和酒驾的危险;说起不坐超载车,徐警官眼睛一亮:“你们看《柯南》吗?里面有集大家挤在超员车里,差点出事!现实里也一样,5人车硬挤8人,车轮都‘累’得慌,咱们可别学!”……

这哪是讲座呀,明明是超有趣的脱口秀!徐警官讲的知识点都像小故事,我听得眼睛都不眨。讲座结束时,我跟同学说:“徐警官的脱口秀太有意思,我要把知识告诉爸妈!”

虽然报告厅的椅子渐渐空了,但徐耀警官的“耀你知道”安全知识,像小种子一样种在我心里。以后我要当“安全小宣传员”,让大家都平平安安!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