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红旗
“民法典合同编就是咱种植户的‘护身符’!租地条款咋写?购销协议咋签?里面门道多着哩!”近日,在河南省南阳邓州市杏山旅游管理区韩营村,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举着民法典,对着围拢的种植户、养殖户高声讲解。
韩营村利用南水北调水源地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邓州市司法局组织普法志愿者定期入村开展普法讲座,在产业发展、合同拟定、知识产权方面提供法律咨询,为村特色产业“把脉问诊”、保驾护航。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南阳市深入开展分众化、差异化精准普法,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逐渐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服务社会发展大局
南阳市司法局开展营商环境“守法聚力”行动,组建公益律师宣讲团开展《南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巡回宣讲。创新成立南阳市企业法治体检中心,组建律师服务团,对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梳理企业法治“需求清单”,制定普法服务“体检清单”,推动企业牢固树立法律意识,提升依法经营水平。
“我们聚焦平安南阳建设,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资源,深入宣传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结合年度工作重点,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南阳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结合《南阳市重要时间节点普法宣传责任清单》和“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工作重点,常态化组织各地各部门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7万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57.7万份,惠及845.6万人次。
激活协同普法动能
《南阳市“八五”普法规划“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出台后,明确10项共性普法责任清单,对涉及67个相关单位的个性普法责任清单进行细化和确认,实现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通过“清单管理、普法提示、协调指导”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普法工作呈现集合、集成、集约的良好态势。
南阳市各单位紧扣工作职能,落实执法普法“两手抓”。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面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坚持把新闻发布会作为以案释法的重要平台,目前发布典型案例357个;市城市管理局制定《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工作指引》,梳理3批30个城市管理领域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对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和容易疏漏的事项进行提示和提醒,将普法贯穿于行政执法全过程;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南阳市生态环境局行政相对人违法风险点防控清单》,组织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推行说理式执法,实现普法与执法有机融合。
与此同时,南阳市各单位创新普法形式,将普法知识寓教于乐,掀起普法宣传热潮。市总工会连续5年联合市司法局、市律协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市税务局在全市打造14个税收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连通税收政策与社会公众的融通之桥;市教育局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部门推进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开展公众开放日、“巡回法庭进校园”活动;市烟草局发布专属普法宣传IP卡通形象“宛法麟”,以“小卡通”传递“大文化”,让普法更加生动有趣。
提升精准普法成效
《建立南阳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南阳市司法局编印《南阳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个性清单》,创新“五个一”工作机制(行政执法机关正职负责人每年参与办理一起行政案件、实质性化解一起行政争议、履行一次出庭应诉义务、参加一次行政诉讼旁听庭审、讲授一堂法治课)。
南阳市委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委常委会会议学法专题制度,制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年度学法计划,不断推动“关键少数”学在前、作表率。同时,在全市部署开展“四级同创、三级示范”法治创建活动,把法治创建与平安建设、文明创建有机结合,主动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南阳市司法局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执行和奖惩机制,指导全市78%的村(社区)完成合法性审查,村规民约在城乡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出台《南阳市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全市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工作,开展“精准普法基层行”活动,采取以案释法、现身说法、旁听庭审等多种法治实践形式,组织本级乡村“法律明白人”参加法治培训和法治实践。目前,全市已有“法律明白人”31345人。
南阳市还加大本土化法治文化创作力度,把法治文化和地方文化、行业文化有机融合,丰富和拓展法治文化内容,充分运用鼓儿词、宛梆、坠子、三弦书等传统艺术形式,形成社会化推广体系。新野县农民符光禄创办“一人普法说唱团”,走乡串村进行普法宣传,成为群众身边的“普法带头人”;淅川县农民李富贵创办方舟法治广场,在渠首开展公益普法,为南水北调移民迁安和发展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