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武汉青山区以良法善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为“十里钢城”描亮“法治底色”

2025-10-20 18:22:2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欢 通讯员 张慧芬

“作为扎根青山三十余年的企业,我们真切感受到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温度’与‘力度’,从政策支持到安全保障,从转型帮扶到日常服务,各部门的举措让我们发展更安心、更有底气。”

日前,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委政法委举办的“法链青山·与企同行”恳谈会上,武汉西马钢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艳平真挚的话语,道出与会企业代表心声。

青山,因钢而生、因钢而兴。数十载风雨兼程、沧桑变幻,法治是“十里钢城”不变底色。

今年以来,青山区政法机关合力打造“法链青山·与企同行”法治建设品牌,出台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16项重点任务,持续以良法善治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让辖区企业放心创业、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贴心服务

感受到政法机关贴心服务的,还有恩施街上经营火锅店的王女士(化姓)。

这条长约1700米的美食街,以多样美食文化和夜间消费场景闻名青山。

9月21日晚,有顾客在王女士火锅店内用餐花费320元后,未结账便离去。

王女士向恩施街步巡队民警李新伟求助。

商户事无小事。

李新伟立即查找,终于锁定一名男性顾客并确认其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次日傍晚,男子如约来到店内结清餐费。

在恩施街,青山区公安分局组建由民警、执法路长等组成的步巡队,每晚“扫街”,让“网红”街既留住烟火气,又守住秩序感。

优质政法服务,远不止于此。

青山区法学会和区司法局在街区设置“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站”和“李永康调解工作室”,下沉政法干警、律师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为商户提供法律咨询,调处复杂矛盾纠纷。

钢花村司法所和律师指导制定《恩施街商户自律公约》,120余家商户达成明确“不占道、不超标噪音、不推诿消费投诉”等8条约定。

去年12月,恩施街美食街先后入选“2024年湖北省夜间消费集聚区”和“2024年武汉特色美食街区餐饮消费场景”。

着眼市场主体的法治需求,青山区政法机关积极主动作为,持续优化法律服务供给,推动企业更安心经营、更放心发展。

青山区委政法委组织开展“千名政法干警联千企”活动,全面摸排全区“四上”企业、培育库企业、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现已发动311名政法干警与763家重点企业对接。

“我们在此基础上还将逐步扩大包联企业范围,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青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谢玲说。

据介绍,青山区已在全区重点楼宇商圈、产业园区,建成3个“平安超市”、2个商事共享法庭、4个公共法律服务站,集成法律咨询、诉讼服务、行政复议、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检察听证等多功能,将优质服务送到企业门口。

高效解纷

三年债务纠纷,十天高效化解。

如此高效,让准备“打持久战”的某孵化园欣喜不已。

2020年底,该孵化园与一技术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将公司名下房屋出租用作技术公司办公用房。

然而,2021年6月起,技术公司突然停止缴纳租金及物业费,并搬了出去。

“拉扯”数年未果,今年7月15日,园方代表向青山区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青山区法院常驻综治中心法官龚雨红组织当事双方填写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要素式起诉状和答辩状,明确案件事实及争议焦点,开展线上调解。

7月24日,技术公司按约付清欠付租金,园方也将留置的办公设备完好归还。

近年来,青山区政法机关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高效整合力量资源,打造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枢纽平台,让企业和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以区级综治中心为牵引,青山区11个街道、119个社区(村)推进综治中心(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推动政法力量、政法资源下沉进驻,为企业和群众就近就便提供政法服务、化解矛盾纠纷。

其中一件事,向艳平印象深刻。

过去西马钢铁物流公司员工因工作纠纷偶有辱骂、打架,甚至需报警处理。

去年12月,辖区派出所民警主动上门,结合真实违法案例,向员工讲解关于辱骂、殴打他人的法律后果,传授矛盾调解技巧。自此,员工冲突显著下降,再未出现报警。

青山区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作用,积极引导企业优先选择高效、低成本的非诉方式解决争议。

据了解,青山区110警情、违法犯罪警情、刑事有效警情持续保持武汉中心城区最低,法治化营商环境红利持续释放。

护航发展

在青山区法院,挂有一面锦旗,这是今年初,多位小额债权人送来的。

武汉某科技制造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陷入债务危机,涉案诉讼达60余件,债务金额达1400余万元。

2023年6月,因该公司差欠维修劳务费且无财产可供执行,某维修公司向青山区法院申请该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法院积极引入投资人参与重整,成功吸纳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价值,小额普通债权清偿率自6.3%提升至90%。

这次“执转破转重整”成功,不仅为企业赢得“破茧”重生机会,也切实保障了小额债权人合法权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青山区政法机关持续优化执法司法举措,增强市场主体信心,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护航高质量发展。

青山区委政法委畅通企业问题建议反馈绿色通道,拉出问题清单,分类推动解决。

青山区法院发布“青法十条”5.0版,积极回应企业关切、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青山区检察院设置企业维权绿色通道,做到涉市场主体案件“应收尽收”“即收即办”“特事特办”。

青山区公安分局紧盯涉企犯罪、非法集资等侵犯市场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建立案件快速反应、提级侦办机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青山区司法局严格执行涉企检查审批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推动“包容审慎”监管,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宽容的法治环境。

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上半年,青山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0.26亿元,增长6.5%,高于全省、全市。

“青山区政法机关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持续擦亮‘法链青山·与企同行’法治建设品牌,着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青山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青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彭勇军说。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