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仇征 臧宏年
“以前总担心小区现制现售饮水机不干净,现在有检察机关盯着,我们喝水更放心了!”近日,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小区居民王某提及家门口的直饮水设备,语气里满是踏实。
这一变化源于当地检察机关对民生领域安全的主动履职。今年年初,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梳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时发现,“现制现售饮用水卫生安全”成为高频关注议题——多位代表委员反映,部分小区直饮水设备存在维护不及时、宣传不规范等问题,亟待监管跟进。
该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汤成军随即带队开展调查,对辖区5个居民小区的现制现售饮水设备开展现场排查。调查发现部分饮水机存在与污染源距离过近、接水区未密闭、设备内部锈蚀,更有违规使用“弱碱”“健康”等功能性宣传标语,严重影响居民用水安全感。此外,还查明,当地某企业的现制现售饮水设备在本地市场投放份额超七成,其规范程度直接影响行业整体安全。
针对发现的问题,该院第一时间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向相关职能部门发送《磋商函》,明确提出摸清商户底数、核查卫生许可证、强化水质检测等磋商意见。
该院还组织职能部门、自来水公司召开面对面磋商会议,特别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担任听证员。会上,各方厘清职能边界、达成配合共识;听证员则聚焦行业监管短板,提出加强水质常态化检测、加快出台制度规范等建议。
与此同时,该院聚焦行业“龙头”企业,向他们宣告送达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书,既明确消除安全隐患、配合监管检查、完善内部管理等要求,也主动问需于企征求发展意见。企业负责人当场签收建议书,并承诺全面规范经营。
今年8月,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结果显示直饮水安全隐患已实现“动态清零”:15台距污染源过近的设备全部完成移位,9台接水区门挡损坏设备修复到位,违规宣传标语均已拆除。更值得关注的是,相关企业已在内部管理文件中新增净水设备安装环境细化标准,将检察建议要求转化为长效经营规范,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
“下一步,我们将联动企业与监管部门形成治理合力,为民生领域法治环境与营商环境双优化注入检察力量。”该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葛凌表示。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