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荷香满庭法入心

张家界市永定区“荷花讲堂”多维普法解民忧

2025-10-17 19:13: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帅标 通讯员 覃锴 李治君

近年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竹园坪村村部的“普法大讲堂”总会有这样一幅画面:讲堂外,由永定区人民法院帮扶建设的200亩荷花绚烂绽放;课堂内,村民们一边观看循环播放的普法宣传片,一边跟邻居和法官们聊聊家长里短。 

时间久了,这个因荷塘清香得名的基层普法阵地,成为了该镇最出名的矛盾纠纷信息网络集散中心,法治种子随着荷香在乡间扎根,成为永定区人民法院“法润乡土”的生动缩影。 

成立以来,“荷花讲堂”打破传统普法“坐堂等访”模式,创新“进集市、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多维普法模式,利用赶集日、节庆日、巡回审判等特殊时间不定时、不定点灵活设“点”布“阵”,让法治教育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催生出“助、乐、讲、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 

“助”字暖心:精准滴灌守护民生温度 

法治的温度,藏在对弱势群体的贴心关怀里。 

“荷花讲堂”以“进家庭”为切入口,组织干警上门拜访、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面对面、心连心、加强对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织密未成年人与困难群体保护网。 

“六一”前夕,教字垭法庭联合尹家溪法庭、天门山法庭开展留守儿童走访慰问活动,为困难儿童送去生活物资和学习资料;8月,法庭干警得知村民李老伯丧子后独自抚养8岁孙子,又逢生病致生活拮据,主动入户探望送上米油和文具,还耐心疏导孩子心理。临走时,李老伯攥着干警的手红着眼眶:“你们比亲人还惦记着我们!” 

“乐”字润心:寓教于乐播撒法治种子 

如何让法律知识“活起来”?“荷花讲堂”用接地气的文化活动作答。 

“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能碰!”“被欺负要马上告诉老师!”5月,教字垭法庭、茅岩河法庭将“荷花讲堂”开进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课间通过有奖竞猜的方式,开展未成年人防性侵知识宣讲,引导未成年人保护自己。 

7月,教字垭法庭联合刑事庭、旅游速裁法庭将讲堂开进竹园坪村“荷花集市”,手把手教村民防电信诈骗,“陌生链接不点!转账汇款先问子女!”的“忠告”被大爷大妈听进心里,这一做法还被人民法院报推介。 

8月,环资法庭联合教字垭法庭、茅岩河法庭在茅岩河镇集市开展生态法治宣传,用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课明明白白讲解“电鱼违法”“珍稀植物不能挖”...... 

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普法知识,村民们在欢笑声中便记牢了。 

“讲”字明心:以理服人化解矛盾症结 

基层矛盾的根子,往往在于“不懂法”或“讲不通道理”。 

“荷花讲堂”便进企业、进村居,讲道理、讲政策、讲文化、讲法治、讲道德、讲技能,以“摆事实、讲法理”为钥,打开群众心结。 

4月,教字垭法庭通过巡回审判将庭审现场开进兴隆村村舍前,通过法官说法,乡贤说理等引导涉及23户农户的土地流转租金一案顺利调解结案,被湖南省高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全省推介。 

5月,教字垭法庭联合茅岩河法庭、环资法庭开展法治宣传进企业活动,通过走访莓茶企业的经营销售情况,对网络订单签订、莓茶绿色种植等方面的法规政策进行宣讲,引导企业合法种植经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懂了法,生意才做得长久!” 

“和”字同心:文明新风浸润乡土人情 

法治的根基,在于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生共融。 

“荷花讲堂”抓住传统节日与人生节点,积极培育文明礼仪、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月8日妇女节,教字垭法庭将荷花讲堂搬进龙洞湖村“相亲大会”,开展土家婚俗普法宣传活动,发放《文明婚俗倡议书》,以案释法倡议新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嫁观,引导大家树立“法律即铠甲”的维权意识。 

如今,村民们记住了法庭送来的温暖,学懂了法律里的“硬道理”,也尝到了“依法维权”的甜头。越来越多的村民遇到纠纷不再“扯皮打架”,而是主动找“荷花讲堂”帮忙,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正在教字垭镇悄然成风。 

今年以来,永定区人民法院逐步探索扩大“荷花讲堂”实践范围,整合力量打造“荷花讲堂”全域普法品牌,让法治阳光如荷香般沁润每寸乡土,真正实现“荷香满庭芳,法润万家心”。 

编辑:张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