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来家宁:以法引航,守护弄潮娃的七彩童年

2025-10-17 16:26:1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吴忠裕

法治副校长个人档案:来家宁,女,199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2019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钱江世纪城派出所社区民警,担任亚运村实验小学法治副校长,先后获评杭州市优秀社区民警,萧山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法治小记者个人档案:郭瑶,女,杭州市萧山区亚运村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擅长唱歌、画画、朗诵、骑行等。

来家宁:以法引航,守护弄潮娃的七彩童年

在亚运村实验小学,总能看到一个穿着制服的身影被孩子们团团围住。“来阿姨,今天会讲小兔子学法律的故事吗?”“来阿姨,我偷偷告诉好朋友的小秘密,他转眼就告诉别人了!”面对这些稚气却真诚的提问,她总会蹲下身来,目光平视着孩子们:“你知道吗,每个人的小秘密都像一颗珍贵的糖果,未经允许可不能随便分享哦。好朋友之间更要互相守护这些小秘密。”这位被孩子们亲切唤作“法治园丁”的来家宁,既是严谨的政法工作者,也是一位“新手妈妈”。她像培育幼苗般,把生硬的法律条文翻译成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小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悄悄种下了法治的小种子。

面对坐不住、好奇心强的小朋友们,来家宁可有一套。她知道,干巴巴地念法律条文,孩子们肯定听不进去。她的法宝,就是把课堂变成“故事会”和“小剧场”。“小兔子乖乖不开门”的故事,到了她这儿,就成了生动的自我保护课;“小熊分享玩具”的情景扮演,让孩子们在笑声中明白了“你的”“我的”和“我们的”之间那些重要的小界限。

这些点子,很多都来自她和自己宝宝相处的灵感。她把“红灯停、绿灯行”变成好玩的“颜色密码”,把“不跟陌生人走”的安全守则编成了拍手就能唱的儿歌。这种像妈妈讲故事一样的法治课,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教室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法律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藏在孩子们的日常里。有一次,二年级的小明心爱的恐龙玩具被同学不小心弄坏了一个小零件,两个孩子都委屈得快要哭出来。来家宁没有简单地说“没关系”,而是抓住这个机会,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小小的“法治课”。

她蹲下来,先安慰了小明,然后引导两个小家伙一起想办法:“小明,你保护自己心爱的东西,这一点都没错,就像我们说的‘我的东西我做主’。同时,如果我们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宝贝,是不是也该像你喜欢的‘汪汪队’那样,勇敢地‘拯救任务’,想办法弥补呢?”

最后,在来家宁的引导下,弄坏玩具的孩子主动道了歉,两个孩子还一起想出了用零花钱帮忙修理、再拿出自己的其他玩具一起分享的好办法。一场小风波,就这样变成了所有孩子都能理解的“责任”与“友爱”大道理。

法治的种子一旦发芽,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她不满足于只让孩子们当听众,更希望他们成为法治的参与者和传播者。于是,通过“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的活动,她鼓励法治小记者采访同学眼中的校园规则,采访警察叔叔的工作日常,还将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编成小报、做成校园广播。从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到网络防骗小妙招,这些由孩子传递给孩子的法治声音,显得格外清脆响亮。

她说,法治教育绝不能只待在教室里,便为孩子们组织了一场超酷的“警营大冒险”!孩子们走进警营,摸一摸帅气的警用装备,近距离看到了警察叔叔阿姨们平时是怎么工作的。最好玩的是模拟反诈直播和体验巡逻环节,孩子们一个个过足了“警察瘾”。正是在这种亲身体验中,他们才真正懂得了为什么需要规则,以及遵守规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这次冒险,就像在孩子们心里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法律背后那些温暖而有力的力量。

作为法治副校长,来家宁把一位政法工作者的专业和一位母亲的细心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她为孩子们找到了一条认识法律的有趣小路——用故事点燃兴趣,用身边事解读道理,用亲身体验感受意义。

未来,她还会继续和学校一起,用更多的爱心和创意,为每一个孩子的七彩童年,撑起一把坚实而温暖的法治“保护伞”。

“法治翻译官”来阿姨:把法治种子播进心里

法治小记者 亚运村实验小学二年级 郭瑶

我是亚运村实验小学二年级的郭瑶!我的梦想可多啦——昨天想当能把星星唱亮的歌唱家,今天想变成把云朵画成棉花糖的小画家!不过现在,我最想成为的是一个会变“法治魔法”的小仙女,这一切都要从遇见我们的法治副校长来家宁阿姨开始。

“小朋友们,如果大灰狼想用糖果骗你开门,该怎么办呀?”来阿姨穿着警服站在我们班教室中央,眼睛笑成了月牙。我,郭瑶,坐在第一排,把手举得高高的。

那是我第一次听来家宁副校长的法治课。她没有讲那些听不懂的大道理,而是给我们讲起了《三只小猪》的新版本:“小猪们盖房子,不只是为了防止大灰狼,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安全。这就像我们法律里说的——每个人的家都是安全的城堡。”

她说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游戏规则”。同学借了我的画笔不还,她说这是“借东西要归还”;有同学在楼梯上追逐打闹,她说这是“安全第一要记牢”。那些听起来很难的词,从她嘴里说出来,就像玩游戏一样简单好懂。

在“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的启动仪式上,来阿姨和我结对。她给我颁发了法治小记者聘书,拉着我的手说:“从今天起,我们就是最佳搭档了。你要用你的小眼睛,发现校园里遵守规则的好榜样;用你的小笔头,记录下同学们的法律小疑问。”

这份信任,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作为小记者,我开始用新的眼光观察校园。以前看到同学争执,我只会远远躲开;现在,我会试着上前调解:“我们要不要一起想个公平的办法?”我把来阿姨教我的“规则意识”变成了实际行动。慢慢地,同学们都爱来找我商量事情——“小记者,你能帮我们和老师说说课间游戏的安全问题吗?”每次听到大家这样叫我,我都特别自豪。

现在,我发现这些经历让我成长,让我开始懂得——法律不是大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保护伞。这份法治的温暖,我会一直传递下去,直到它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