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锋 通讯员 牛炜
强制执行,是人民群众兑现胜诉权益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的关键关口。如何高效办理每一起执行案件、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始终是法院干警践行司法为民的必修课。
近日,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人民法院中东人民法庭聚焦涉民生执行案件,通过灵活办案、集中攻坚,成功执结四起互相关联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迅速为申请人追回累计拖欠的3万余元款项,从根本上维护了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25年9月,中东人民法庭陆续收到四起劳务合同纠纷执行申请。经梳理发现,这四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均为姜某,且纠纷均源于同一批劳务合作。为避免重复办案、提高执行效率,办案团队决定打破“一案一办”常规,启动“集中执行协同模式”,将四起案件“化零为整”统筹推进,通过一次排查、一次约谈、一次处置,同步解决多起关联纠纷。
执行程序启动后,办案干警第一时间依法向姜某送达执行通知书与财产报告令,明确告知其需履行的法律义务及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然而,姜某不仅未按要求申报财产,还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履行,甚至在办案干警多次电话沟通、上门协商时避而不见,态度消极敷衍。为摸清姜某实际履行能力,办案团队通过网络查控、线下走访等方式深入排查,最终掌握其名下有稳定收入且具备履行能力的关键证据,鉴于其恶意规避执行的行为,法院依法决定对其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
在锁定姜某行踪后,中东人民法庭执行干警迅速行动,于当日清晨前往其居住的出租屋,成功将其带回法院开展执行谈话。谈话中,干警并未急于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先耐心倾听姜某的诉求与顾虑,再结合案件事实与相关法律规定,详细释明拒不执行可能面临的拘留、罚款乃至刑事责任,同时向其强调“主动履行不仅能减轻处罚,更能避免信用受损影响日常生活”。面对确凿的证据与干警的真诚劝导,姜某终于认识到自身错误,主动表示愿意配合执行。办案干警趁热打铁,立即联系四起案件的申请人到场协商,最终促成姜某当场支付部分欠款,并与申请人达成剩余款项分期履行的协议。至此,四起关联执行案件在短短九天内圆满办结,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兑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此次集中执结关联案件,既是金塔县人民法院提升执行质效的生动实践,也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金塔县人民法院将持续聚焦涉民生、涉企业等重点领域执行案件,不断创新执行方式、强化执行力度,以更高效、更精准、更温暖的执行举措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执行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与司法温度。
编辑:梁梦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