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西宁城东法院巧用悬赏平台 “老赖”火车站落网还款

2025-10-16 18:58:3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鹏

近日,一起强制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马某将“执法为民显担当 速追欠款解民忧”的锦旗送至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手中,这背后是该法院依托悬赏执行平台,成功破解“执行难”中人难找困局的生动实践。

该案源于一起普通的买卖合同纠纷。在法律文书生效后,被执行人余某拒不履行义务,申请人马某遂向城东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余某虽与马某达成分期履行和解协议,却在约定期满后食言,经法官多次催促,仅支付少量款项,剩余欠款始终以“经济困难”“过段时间再说”搪塞拖延。更甚者,余某索性玩起“躲猫猫”彻底失联,申请人与法官均无法与其取得联系,致使执行工作陷入僵局。

为打破这一困境,执行法官主动引导马某利用悬赏执行平台发布悬赏公告,征集余某的确切下落线索。今年6月,悬赏公告正式发布。9月7日,平台提供了关键线索:余某将于次日乘坐火车抵达西宁火车站。

接到线索后,执行法官立即行动,组织干警制定周密的布控方案,第一时间赶往西宁火车站蹲守。经过仔细排查与精准识别,执行干警在车站内找到余某,并依法将其传唤至法院。余某起初仍心存侥幸,试图继续拖延履行,鉴于其明显缺乏主动履行的意识,城东区法院依法作出决定,准备对其采取司法拘留的强制措施。

在即将被送入拘留所的关键时刻,余某终于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法院执行的坚决态度,态度发生急剧变化,他立即联系亲友,多方筹措资金,当场将剩余案款一次性付清,履行了全部法律义务。至此,这起一度陷入停滞的案件得以圆满执结,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维护。

此案的顺利执结,不仅是城东区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缩影,更凸显了悬赏执行机制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上的威力。作为传统查控手段的有效补充,悬赏执行平台通过发布悬赏信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极大拓宽了寻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的渠道。对于那些意图隐匿行踪、规避执行的“老赖”而言,悬赏平台如同一张“天罗地网”,极大压缩了其隐匿空间,强化了执行威慑力,为破解“执行难”问题提供了新路径。

编辑:李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