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百色优化司法行政六项法律服务 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10-16 18:19:45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班华烨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司法局着眼发展大局和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百色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区域特点,以开展司法行政“六大服务为抓手,以法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坚持创新改革,助推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

突出地方发展需要,优化立法服务保障。百色市将立法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聚焦对外开放与新发展格局构建,推动《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条例》进入立法程序,列入自治区政府2025年立法预备项目;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颁布首部规范芒果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百色市芒果产业发展条例》;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市首部跨区域协同的地方性法规《百色市万峰湖保护条例》;聚焦市域治理,制定百色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网格化服务管理规定;聚焦红色法治文化传承发展,颁布实施《百色起义文物保护条例》;聚焦社会关注,开展德保矮马保护与利用及百色市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项目立法调研。目前,全市制定地方性法规7部、政府规章2部,科学建立立法联系点44个,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

突出行政争议化解,优化行政复议服务保障。百色市创新推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健全市县乡三级办案组织和办案流程,采取“当面+邮寄+线上”等方式畅通受理渠道;简化申请材料,采取一次性补正告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缩短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周期;实行繁简分流,对简单的案件快速处理,复杂的案件深入研判;加强调解和解,将调解贯穿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全过程,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目前市县级调解中心共调解和解行政争议1227件。同时,加强行政复议“以案促改”工作,强化府院联动,联合市法院印发《行政案件“双预警双互通一通报”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

突出新时代“枫桥经验”百色实践,优化人民调解服务保障。百色市全面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创新与保障能力建设,印发相关实施方案,出台《人民调解案件补贴办法》等配套文件,从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培训学习等方面强化工作支撑。创新开展“四查四解促和谐”等活动,推行重大矛盾纠纷事项包案化解机制,落实“一案一专班”制度。目前,全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85794次,排查发现纠纷28445件;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51461件,调解成功50826件,调解成功率达98%。

突出法律为民需求,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保障。百色市全面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智能化建设。配备智能终端机279台、“互联网+”智能展示平台72台、机器人1台、数字人2台;推出“百色公共法律服务云平台”微信小程序,实现“码上办”服务功能,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移动化、随身化发展;创新“线上预约+线下办理”模式,开展延时服务,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471件,其中国内公证266件,涉外涉港澳台公证205件。实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屯一法律明白人”“一户一签约律师”“易地搬迁安置点一楼(栋)一法治宣传员”四项公共法律服务,“四个一”工程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典型案例。

突出法援惠民实践,优化法律援助服务保障。百色市创新推行“容缺受理制”“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开通移动端法律援助在线申请咨询,开展法援便民服务,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85件,群众满意度达98.6%。实行“一卷一评”模式,将评估结果与办案补贴发放、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强化案件质量监督管理。推行“法律援助+支持起诉”等工作机制,联合部门开展维权行动7次,协调部门受理转办案件135件,化解矛盾纠纷29起,为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服务182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开展安心、护苗、助残护残、助老护老等系列“法援惠民生”主题行动,开展惠民活动12场和宣传活动28场,服务群众5300余人次。

突出法律智囊专业优势,优化律师服务保障。百色市抓好律师队伍建设,坚持管理与服务并行。出台相关措施与通知,推行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制度,选定7家市直律师事务所参与法律援助服务、律师值班服务等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创新实施律师与社区矫正对象一对一帮教服务关系,在百色“智慧矫正云平台”上引入律师服务运用模块,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推动落实“法治体检”“万所联万会”机制,48家律师事务所与163家商会结对服务,推动民营企业商事纠纷非诉讼解决。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