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河池公安97.5%矛盾纠纷调解率背后的“枫桥密码”

2025-10-14 18:19:03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刘勇

“我这块心病终于放下了!”9月24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派出所联合综治、法庭等部门,通过多轮联动处理,成功调解一起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儿童抚养权案件。当谭女士从社区民警石玉手中接过三岁的儿子时,噙满眼泪的她连声道谢。

近年来,河池市公安机关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向纵深推进,创新推出“三联四化五措施”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形成多元共治“大调解”格局。2025年以来,河池市公安机关联合多部门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871起,调解率达97.5%。

“三联机制”实现纠纷闭环化解

6月13日,一起长达三年多的伤害赔偿案在都安县安阳派出所画上句号。其间,公安、综治与社区干部接力“三联”攻坚,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

“社区排查发现隐患后,我们立即启动‘隐患联查、风险联控、矛盾联调’‘三联机制’进行闭环调解。”安阳派出所所长石青茂介绍,村(社区)级调解组织由人民调解员、警务助理、村干部和族老组成,乡(镇)级调解组织由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综治办等力量组成,县级综治中心对上报的矛盾纠纷进行归口分流;一般纠纷在村(社区)级就地解决,较大纠纷由乡(镇)级联动解决,重大疑难纠纷由县级牵头联合调解。

安阳镇苏利社区堆目一队的潘某与堂兄的宅基地纠纷历经两代人,双方多次冲突,始终无法化解。石青茂组织国土、综治、司法、社区等部门5次进屯实地勘测、重新划界、耐心调解,“法理+情理”双管齐下促成和解。“民警把几十年的‘疙瘩’解开了,我们心服口服。”潘家兄弟感慨道。

运用科技力量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更精准。9月23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公安局启动为期一周的无人机培训。“矛盾纠纷的源头排查和联动化解是成功调解的关键一环,‘AI+警务’空地协同巡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干预。”该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黄中建说,实施“三联四化五措施”机制以来,公安机关管辖的矛盾纠纷100%闭环化解。

巴马瑶族自治县公安局创新推出的“1+3+4+N”涉旅游纠纷调解模式,实现了多元共治、提升调解纷争质效的目标,仅在今年上半年便排查化解景区各类纠纷136起,获群众赠送锦旗26面、感谢信5封,该县核心景区坡月村、百魔洞村获评“广西平安示范村”。

“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AI+警务’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资源整合与创新解纷机制。”9月21日,河池市副市长梁金昌在巴马县调研公安工作时强调,“要优化警力配置,健全‘公安+社区+司法’多方联动调解体系,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让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件件有着落。” 

“四化建设”确保机制顺畅运行

“我们以龙岸镇为试点,投入200多万元,创建‘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警示教育基地’等‘七中心一基地’,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黄中建介绍,该模式通过强化综治中心“实体化”、组织领导“提级化”、日常工作“规范化”、线上调解“简约化”的“四化建设”,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确保联查、联控、联调“三联机制”顺畅运行。

目前,“三联四化五措施”工作机制已在全市各县(区)全面推广,配套出台《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流转规则》《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联查联控联调流程图》等规范性文件。各级综治中心均落实专门人员、办公用房、办公经费,实现实体化运行;通过统一印制登记表格、分类建立台账,矛盾纠纷处置流程进一步规范;依托“广西智慧社区警务平台”,实现矛盾纠纷线上全流程处置,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在龙岸镇“七中心一基地”,生动形象的宣传方式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宣传内容涵盖“三大纠纷”、家庭纠纷、感情纠纷、邻里纠纷等常见纠纷类型,并配有“万事和为贵,有理让三分”等通俗易懂的调解理念。高安村下龙屯的杨某考深有感触地说:“多亏了公安民警及时介入,我们兄弟间多年的饮水纠纷才得以妥善解决!” 

在龙岸派出所,所长韦文江翻开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台账,台账中详细记录了每起纠纷的处置过程和结果,“成功调解”“转送综治办”“呈报县局”等处置结果一目了然,充分体现了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现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只要登录‘广西智慧社区警务平台’就能掌握辖区纠纷情况,按照‘三联机制’快速组织调解。”韦文江表示,机制实施后,龙岸镇公安机关管辖的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辖区案件报警率下降45%,获评“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乡镇”称号。 

“五项措施”提高纠纷调解质效

截至今年10月11日,罗城县城关派出所成功化解19起重大矛盾纠纷,追回涉及农民工欠薪款600多万元。该长覃谟昊介绍,在工作中,罗城县城关派出所把准纠纷风险点,同时强化与综治、司法等部门的联动,有效提升了调解质效。

罗城县城关派出所在强化联动协调、人员互补、案件补贴、考核评价、业务培训“五项措施”的同时,创新推出“三队分流”机制:社区警务队负责辖区日常纠纷排查化解,巡逻防控队处置街面冲突,案件办理队专攻涉法矛盾,使派出所管辖的纠纷调解率持续保持在100%。

为提升调解纷争效能,各级公安机关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研判风险,常态化通报工作情况,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资源,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在充实基层调解队伍工作中,都安县实行司法所所长挂任派出所副所长制度,司法所选派警务辅助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公安机关则遴选人民调解员兼任警务辅助人员。通过双向任职统筹派出所受理的民间纠纷类调处工作,有效分流非警务类矛盾纠纷警情。目前,该县19个乡镇全部落实司法所所长兼任派出所副所长职务,121名辅警和107名警务助理已受聘为乡镇及村(社区)调解员并参加多期业务培训。

此外,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结合地方政府实施的人民调解案件补贴办法,调动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韦文江介绍,“只要成功调解‘广西智慧社区警务平台’录入的矛盾纠纷并达成调解协议,均可领取补贴。”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