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锋 通讯员 包俊莉 徐童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以“三个强化”为抓手,主动发力突破,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贡献检察力量。
强化履职担当,精准打击犯罪。始终将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置于突出位置,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形成强大震慑。健全完善重大疑难复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机制。针对地域跨度大、关键电子证据固定、资金流向追踪等重点难点问题,提前介入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及时提出明确的侦查方向与取证建议,有效提升侦查取证质效。集中优势办案力量,坚持类案专办,在全面审查证据、准确认定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快捕快诉,精准指控犯罪。
强化协作配合,凝聚打击合力。主动打破信息壁垒,深化内外协作,着力构建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治理”格局。深化公检协作,提升侦查指控效能。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的枢纽作用,与公安机关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案情通报、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研判侦查难点、证据短板,推进案件侦办进程,定期会商32次、同堂培训15次,进一步统一证据标准和法律适用认识,有效解决取证标准分歧。强化法检协同,统一司法裁判尺度。加强与同级法院的常态化沟通协调,围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涉案财物处置、证据采信等疑难复杂问题,开展专题研讨,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提升指控精准度。推动行刑衔接,形成行业治理闭环。在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同时,注重源头治理,对办案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深入剖析犯罪成因,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2份,持续跟踪问效,督促整改落实,推动压实前端监管责任。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意见,让被不起诉人受到应有惩戒。
强化法治宣传,做实源头预防。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理念,将法治宣传作为遏制电诈犯罪的关键环节,持续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阵地,提升群众识诈防诈“免疫力”。聚焦重点群体,开展精准滴灌式宣传,量身定制宣传内容与形式。依托法治进校园、“结对共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等活动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监管场所,开展宣传活动43场次,覆盖5万余人次。结合办理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流程及话术套路,向广大群众揭露养老诈骗、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等常见骗局。创新宣传载体,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检察新媒体平台,发布反诈漫画、短视频、预警提示等通俗易懂的宣传作品,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编辑:牛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