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陆致腾 班明献
10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林县八渡瑶族乡综治中心和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成功调解一起村民纠纷。该纠纷表面由车辆溅水引发,深层原因实为两家家电经营户之间的商业竞争矛盾。
事情源于10月9日下午,八渡村村民岑某驾车经过村街道一处积水洼地时,不慎将路面积水溅到路边潘某儿媳身上。潘某认为岑某是故意加速通过且未道歉,气愤之下用盆泼水回击,双方随后发生肢体冲突。村“两委”介入调解未果,矛盾呈激化态势。10月10日,八渡村将该纠纷反映到乡综治中心。
接到申请后,乡综治中心、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于10月11日上午组织乡执法队、派出所、包村领导、法学咨询专家及工作队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八渡村了解纠纷情况,并进行现场调解。
调解初期,双方情绪激动,各执一词,焦点仍集中在“溅水”事件本身的对错与态度上。工作人员在听取双方陈述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言语间透露的信息,经过深入询问和引导,成功揭开了隐藏在“溅水”表象下的深层症结:岑某与潘某两家均在村内经营家电生意,且存在进货渠道上的交叉。此前,因同品牌产品在非授权区域内销售的问题,一方曾向品牌公司举报,导致另一方受到查处,由此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找准矛盾根源后,工作组随即调整调解策略。派出所干警、法学咨询专家及工作人员从情理法等多角度入手,一方面,明确指出双方在冲突中泼水、推搡等行为的不理智;另一方面,重点围绕市场商业规则进行疏导教育。
经过工作组数小时耐心细致地思想疏导与释法说理,双方的心结逐渐打开。最终,双方均表示互谅互让,包容对方的过错,承诺今后将和睦相处,遵守公共秩序,共同维护良好的经营环境。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并分别就此前因误解、怨恨而产生的不理智言行向对方诚恳道歉。
至此,一起由表象冲突引发、实涉深层商业竞争的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编辑:李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