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周艳 章挺伟
9月,第二十八届中国(象山)开渔节火爆全网,央视多频道聚焦报道。浙江省象山县公安局以精细化管理、高效化服务破解渔船管理难题,为渔业生产筑牢安全防线,为海洋经济注入强劲“公安动能”。象山公安为全力保障开渔节活动以及节后复工安全生产,从“安全检查、巡逻防控、普法宣传”三维发力,全面拧紧渔船民“安全阀”,为渔船民“开渔”保驾护航。截至目前,辖区涉私、涉渔类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1.4%。
安全检查筑牢源头“压舱石”
石浦港是浙江省重要渔港之一,全年停靠港口的渔船有3000余艘。在休渔期间,由于捕捞活动受到限制,停泊的渔船数量会增加,在500余艘左右。而非休渔期,随着渔船出海捕捞,停泊的数量会减少,在150余艘左右。
“你好,我们是象山公安的民警,请出示一下相关证件。”禁渔期间,象山公安联合渔政部门深入渔港码头、渔船停泊点,开展“逐船问诊”。严格遵循“检查一艘、合格一艘、开捕一艘”原则,重点检查船员持证、救生消防设备配备、通讯导航设备使用情况,对风险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严防渔船“带病”出海。
巡逻防控织密立体“防护网”
象山县公安局致力于打造一个让守法渔民安心生产、让违法犯罪无处遁形的港区治安新格局,通过精准布防与高效联动,以坚实的脚步守护着这片深蓝家园的和谐与安宁。
象山公安聚焦辖区岸线、岙口、码头等重点部位,联合渔政、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涉海职能部门组建“护渔小分队”,构建港内“人巡+车巡”、全域“视频巡+无人机巡”的四位一体巡逻模式,实现港口码头出入通道、走私偷渡风险部位、重要潮水时段、夜间“四必巡”。
“警察同志,你们评评理,这个位置到底是谁的?”近日,张先生异常激动地向水产城警务室民警进行求助。原来是其与另一位摊贩李先生因摊位问题发生口角纠纷,双方各执一词,都认为摊位属于自己。见状驻扎在水产城警务室的民警陈再佳立刻将双方带进调解室,待双方冷静后,释法明理,成功化解该起纠纷。
今年以来,石浦派出所积极建设水产城警务室,由民警陈再佳、鲍松永牵头,整合所内巡控警力与水产城保安力量,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今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9起,同比下降35.6%,获得锦旗6面。
普法宣传送上出海“第一课”
当一艘艘渔船即将奔赴远洋,追逐那深蓝色的梦想时,安全,始终是这一切喜悦与收获最根本的基石。汹涌的波涛之下,不仅蕴藏着丰饶的馈赠,也潜藏着瞬息万变的风险。为了筑牢这道海上安全防线,象山公安与属地党委政府紧密携手,精心打造了“开渔第一课”。
象山公安联合属地党委政府开展“开渔第一课”,线上发布《风险提示单》,全面解读安全生产风险和应急避险要点;线下围绕海上渔船安全事故、恶劣天气应对等重点内容,以集中授课、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的形式进行宣教活动。
“真的太有心了”渔民李先生感慨道,“以前这些事儿都靠自己摸索,哪会有人这么科学、仔细地拆解开来讲解给我们听。”截至目前,石浦派出所累计发布《风险提示单》12期,开展安全培训26场次,覆盖渔民8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200份。
编辑:梁梦晚